22公頃綠化地遭破壞 環團促政府購地 護東涌河

22公頃綠化地遭破壞 
環團促政府購地 護東涌河

【本報訊】港府計劃拓展東涌新市鎮,上月為東涌谷訂立地區發展審批草圖,將東涌河納入範圍限制區內發展。但9個關注東涌發展的環保組織,發現過去8年區內多達14公頃綠化土地被人為破壞,多處被傾倒泥頭,威脅東涌河生態。環團憂慮規劃發展會加速生態破壞,建議港府斥資約4億元在東涌河流域收地,設立自然河流公園保育東涌河。
記者:鄭啟源

有環團發現東涌多處綠化地被傾倒泥頭。綠色力量提供圖片

規劃署上月定出東涌河谷的發展審批地區圖,限制區內土地發展,正進行為期兩個月諮詢。綠色力量、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長春社、觀鳥會與創建香港等9個團體,歡迎政府定出發展審批地區圖,但認為法例無法阻止地主干擾生態的人為活動,憂慮東涌河生態仍會被發展破壞。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指,東涌河谷規劃圖面積約168公頃,環團在2007年及今年,對河谷內的破壞進行統計。2007年河谷約8公頃土地已受破壞,主要是興建村屋,佔區內土地約4.8%。但今年最新統計,受破壞面積增至22公頃,佔區內總面積約13%。在發展審批地區圖範圍外,亦有3公頃土地有破壞情況。
鄭說運輸署2007年將東涌道禁區後移到石門甲,河谷破壞速度明顯加劇,最嚴重位置在石門甲及石榴埔村,「冇咗禁區,車輛自由出入,破壞得仲快」。

倡建自然河流公園

規劃署在東涌西新發展區規劃中,建議將一段人工化的東涌河,興建生態公園,環團認為政府可多做一步,全面保育東涌河。鄭說當局已在東涌河谷部份位置,劃出自然保護區及綠化帶,河畔亦有防洪工程,認為政府可整合東涌河主流及分支沿岸土地,統一成為自然河流公園。
創建香港召集人司馬文表示,建議的河流公園面積達21.5公頃,估計當中有8.46公頃為私人土地,涉及500多個地段。地主被限制土地發展後,不時以破壞生態等方法報復,政府可用防洪理由向地主收地,估計收地涉資約4億元。
東涌河全長約3公里,孕育大量稀有物種,曾發現盧氏小樹蛙、北江光唇魚及裳鳳蝶等棲息,河口的東涌灣就有俗稱馬蹄蟹的中國鱟及海龍的居所,同時吸引候鳥覓食,包括全球少於3,400隻,屬近危物種的候鳥黃嘴白鷺。河谷內生態豐富,有受保護植物香港大沙葉及裳鳳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