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近期的大幅波動,相信很多投資者都有疑問,究竟這一波的跌市會否演變成另一次的亞洲金融風暴?雖然經濟增長在可見的未來都會低於以往,但最重要的是,亞洲並沒有面對流動性危機。
的確,亞洲不少國家的債務水平都有急升的情況,亞洲(除日本)的私人市場債務對GDP已升至160%的歷史新高,也遠高於1998年時的110%,當中以家庭債務增長得最嚴重,拖累了消費者開支及限制了信貸增長。由於環球貿易活動仍處於疲弱狀態,受高債務拖累的亞洲,經濟增長肯定會進一步受挫。亞洲政府雖可透過增加基建開支來刺激經濟,但經驗告訴我們,東協國家及印度在這方面的執行力並不理想,至於中國則仍面對產能過剩的情況。
不過大家不要忘記的是,金融危機往往是由流動性短缺觸發。流動性危機的意思是,由於債務負擔過高或流動性突然從系統抽乾,以至在短期內無法償還債務。雖然目前亞洲國家的經常賬及貸存比例有所惡化,但跟1997年相比仍是不可同日而語。
另一關鍵是外滙儲備的水平,在過去十多二十年以來,除了馬來西亞之外,亞洲多國一直在努力儲起外滙,多國央行的財政實力雄厚,即使面對外資突然撤走,都可以有彈藥可用。最後,相比起1997亞洲金融危機,如今大多數亞洲國家都已採取更加靈活的滙率政策。最近的情況可見,亞洲多國貨幣的跌幅較為有序,跟1997年時的急挫頗為不同。
新興市場的結構性放緩問題,始終須由結構性改革這方法來解決。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增加市場的自由度及開放性、增強勞動力市場的靈活度,以及鼓勵創新及創業精神等,方為解決問題的上策。然而,對於經濟及政治而言,結構改革總是痛苦的,因此,在執政者願意以更積極的方式應對問題之前,更多的痛苦或者難以避免。
安聯投資
本文內所載的資料於刊載時均取材自本公司相信是準確及可靠的來源。本公司保留權利於任何時間更改任何資料,無須另行通知。本文並非就內文提及的任何證券提供或邀請或招攬買賣該等證券。閣下不應僅就此文件提供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並請向財務顧問諮詢獨立意見。投資涉及風險,尤其是投資於新興及發展中市場所附帶之風險。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引。
本文件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審核。本文件只供參考之用,如於中國大陸使用,旨在為境內商業銀行根據適用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的法規法則而發行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提供輔助資訊。
發行人為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Singapore Limited(12 Marina View,#13-02 Asia Square Tower2, Singapore018961(公司註冊號碼:199907169Z))是基金新加坡代表並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