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10年成績肥佬港府投資266億得個桔

迪士尼10年成績肥佬
港府投資266億得個桔

【迪士尼10年變遷(三之一)】
【本報訊】「去迪士尼做足準備」,香港迪士尼樂園開業至今踏入10周年,《蘋果》一連三日專題報道樂園變遷。作為當年推動經濟希望,這奇妙世界成績表卻年年「肥佬」,入場人數較估算少逾一成半,經濟增加值仍欠逾70億元始達標。港府累積投資266億元,至今未獲分紅。旅遊界及學者認為部份原因是樂園「開壞頭」,開業初年管理層與本地業界等合作有困難,拖累發展。
記者:佘錦洪 蔡朗清

9月8日中午,迪士尼「美國小鎮大街」遊客數量不多。朱家駿攝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由香港政府於1999年與美國迪士尼公司達成協議興建,於2005年9月12日正式開幕。度假區佔地126公頃,約6.6個維園大,其中72公頃屬主題園區用途,興建遊樂設施等,但迄今已發展地區僅佔27.5公頃,只1.5個維園大。樂園亦頻頻加價,入場費先後4次調整,如成人票由開幕295元加至今年499元,升幅近七成。

入場人數較估算少15.3%

港府曾在1999年及2009年為樂園進行經濟預測,只有首次預測提及2005年至2015年數據,而2009年當局只公佈2015年起每10年預測,故本報只能按1999年資料審視樂園首10年表現。樂園並未公佈最新一年數據,而過去9年總入場數字為5,180萬,較1999年預期6,117萬少15.3%,當中更是年年不達標,最差是2008至2009年度僅460萬人入場,只及預期70.8%。9年來樂園累積為香港帶來651億元的經濟增加值,如本港僱員就業收入及支援行業收益等,較預測的721.9億元少近一成。
另外,港府在樂園投資龐大,多年來淨支出約266億元,以本港人口計每人要負擔約3,700元。但樂園首6年連年蝕錢,要到2012年才有錢賺,純利錄得1.09億元,2014年後增至3.32億元,但資金需投放於擴建,因此作為大股東的政府仍未分紅。
相反,美國迪士尼雖也沒分紅,但每年可從樂園收取可觀專利權費用及管理費。前者從未公佈金額,後者為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為正值時的6.5%;2008及2009年因業績欠佳曾停收兩年。以公開資料計算,管理費近5年已約2.5億元。

管理層本地化有改善

所謂萬事起頭難,樂園卻偏偏「開壞頭」。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稱樂園頭幾年以大美國主義行頭,拒與業界合作,未能把握開張的黃金機會,令成績落後預期。盛智文亦指,樂園初期由外國人主理,與業界及傳媒合作不夠緊密,經營及宣傳碰壁。不過他們都說迪士尼近年管理層已本地化,情況有改善。
經濟學者黃元山稱樂園開業初時幸撞正本港旅遊黃金期,否則表現會較預期更差。不過他承認政府當年要估算樂園表現有難度,而且政府也要考慮社會效益,如樂園創造逾3萬職位,故政府應否從迪士尼退股是言之尚早。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所長莊太量說,迪士尼項目屬低回報,但以推動經濟角度「都仲叫化算」,認為政府應將股份售予美國迪士尼或有興趣的投資者。
旅遊事務署回覆稱,迪士尼是長期投資,一直為本港帶來大量直接及間接經濟收益,近年業績亦已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