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習近平以「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為名,閱兵天安門。逾萬男女軍人,挺胸邁步,與幾百坦克車、長程導彈等,魚貫而前;二百架戰鬥機,尾曳七彩長煙,列陣而過。天上戰機以至地上軍人,行動之齊整劃一,不差毫髮。習近平軍權在握,躊躇滿志,有心威天下以武,但所作所為,徒示天下以弱。
孫子論兵,先舉五事,首要者曰「道」:「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同心同德)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習近平閱兵,卻盡反其道而行,防民之嚴,有如寇讎。閱兵之前十天左右,天安門一帶餐廳、浴場等,即須登記顧客身份證,供公安檢查;九月一日起,天安門四周五大商業街的店鋪,更一律奉命歇業,連醫院都必須停止工作。警察、消防員、軍隊工兵等,輪番搜查商店、寫字樓以及民居,嚴防暗藏行刺工具,有辦公室的水果刀以及紅酒都被沒收。同時,閱兵路上兩旁居民,不得開火煮食,燃氣總開關也要切斷;此外,還不得放白鴿,不得開窗窺望等。由於醫院停頓,有孕婦不得不借助剖腹,提早生產;有病人不得不遠赴別處,求醫診治。六萬五千個警察,八十五萬「街坊」保安員,加上四萬六千隻街頭電眼,把北京平民住宅區變作一個嚴密設防的大監獄。
南齊有一位皇帝,叫蕭寶卷,也有點習近平德性。他喜歡「執七寶縛『矛肖』(長矛),戎服急裝(身穿緊身戰袍)」,率領「部伍羽儀(軍隊儀仗)」,騎黃金駿,四出巡遊,所經之處,「數十百里,皆空家盡室,巷陌懸幔(掛布帳)為高障,置仗人(執兵干者)防守」,唯恐百姓窺望,伺機行刺。由於他行蹤無定,到處要人迴避,以致「四民(士農工商)皆廢業」,「乳婦婚姻之家,移產寄室(孕婦須到遠處生產,將結婚者得寄居他地)」。這位南齊皇帝,「有膂力(體力過人)」,但義兵一起,三軍就節節敗退,「眾皆怠怨,不為致力」,最後身亡國破,謚號「東昏侯」(《南齊書》卷七)。
習近平閱兵,耗民財估計二百多億元,昭示天下的,是與民為讎。所以,他雖然殷勤邀請天下元首出席觀兵,還不斷以蒼生膏血厚賄外國,西方以至東南亞元首無一出席。出席的二十三個外國元首,除了俄國普京、南韓朴槿惠有點國際地位,其餘的都來自所謂第三世界,包括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蘇丹總統巴希爾。然則這次閱兵,昭示國民的,是中共國際上幾乎沒有朋友。外無與國,內有讎敵,習近平誇甚麼兵威。
閱兵那天,英國前司法大臣祁淦禮以特使身份出席,領帶斜掛,上衣粒鈕不扣,左右衣襬高低不齊,一臉不在乎,與習氏夫婦合照,網上有人批評他「沒有禮貌,形容一如流浪漢」。其實批評者殊不識禮。夫禮者,因人而異,「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祁淦禮衣衫不整見習近平,孔子說:「是禮也。」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