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稱「小超人」的長建(1038)主席李澤鉅,一手一腳主理合併電能(006)的大計,隨時有機會觸礁。集團日前宣佈重組計劃後,市場昨日反應雖然正面,長和(001)、長建及電能股價升4.2%至6.1%,惟由於收購電能的溢價不高,電能股東有可能要求增派息才會投票通過,更重要的是,反對重組的條件非太難達成。
記者:岑梽豪
目前,電能有38.88%股份是由長和、長建董事及其他一致行動人士持有,但他們均按規定不能夠於法院指令股東會上投票;其他獨立股東則持有61.12%股份,而他們的取態將成關鍵,因今次重組方案中,需要同時達成兩項條件。
只需6.1%反對即推翻
首先,日後舉行的法院指令股東會上,需要最少75%有份與會的股東贊成。假如全部股東均出席會議,贊成票需要佔電能總股本45.8%。另一項過關條件,更可能是觸礁主因,就是會上的反對票,佔電能總股本不得多於6.1%,意味着只要有個別股東聯合起來投反對票,僅需要有6.1%反對就可令重組計劃胎死腹中。
有基金分析員稱,按照長和系過去的紀錄及管理層的執行能力,料應可說服基金股東投下贊成票,普通小股東未必可以動搖重組方案,惟不能排除會有想要更高回報的基金「發難」。他說:「不排除有人吸納電能的股票到一定水平,再藉此要求長建加價、提高派息,不過,我認為出現這情况的機會很小。」
大行報告亦有提及電能股東通過與否的因素。瑞銀認為,每股5元的特別息加上長建的股價,對獨立股東是否夠吸引力,或者需要更多誘因來令股東通過。花旗則指出,長建收購電能的換股方案,若非按包括9月4日之前五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計算,撇除昨日股價變化,則只有約1.8%溢價。
然而,花旗指出香港、美國及新加坡的上市公司,由2013至2015年的私有化行動,均需要付22%至41%溢價,故今次作價是否吸引到小股東,仍是未知之數。大摩則稱電能的換股比例,可能要由每股換1.04股新長建,要提高至1.15至1.2股,才吸引小股東。
根據彭博的資料顯示,電能的第二大股東,為美資大型基金公司Capital Group Companies,該基金持有6.04%。其他持股較多的基金,包括Blackrock、Virtus及挪威政府養老基金Norges Bank Investment等,上述所有基金合共持有10.94%股份。其中持股1.08%的Vanguard,則屬於被動式指數基金,假如電能除牌,不在所追縱的指數之內,可能要沽售其手上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