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黨扼着梁振英咽喉(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自由黨扼着梁振英咽喉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自由黨的方剛向特首開炮,促梁振英盡快撤限奶令,向內地旅客表示善意。特區政府同日發聲明,強調目前無意改變有關政策。翌日高永文局長挺身而出,主動解釋由於仍有地區的奶粉供不應求,所以現在不是撤限奶令的時候。政府的反應如此迅速,一是特首親自下令,二是與梁振英連任工程有關。否則,平日此類議員「隨口噏」,肯定不會有官員提議及安排立即作出清晰而強硬的回應。
方剛代表批發及零售界,要求政府對業界施予援手天經地義,但他提出的要求有強特首所難之嫌,因為限奶令原是梁振英的招牌政績之一,如果今天收回成命,會讓對手有窮追猛打的機會,動搖中方對他的信心。方剛的目標針對特首彰彰明甚,他亦明知梁振英死不認錯的性格,一定不會向內地人道歉,反之只會更加強對光復及反水貨客行動的嚴厲指摘,因為本土意識及行動向來是中央大忌,不論是香港的建制派或北京港澳辦都會去之而後快。
方剛重提自由黨的建議,希望中央開放多六個自由行城市,包括青島及哈爾濱,是另一高明之着,因為特首若肯依計而行,功勞先歸於自由黨,如果毫無反應,則足以證明他與中央的關係已非比往時,甚至可以由此推斷他已變成「跛腳鴨」。
作為業界(老闆階級)代表,麥瑞琼明知內地遊客減少主要與國家政策及港元匯率高企有關,本地業界開源不易,這方面能做的有限,因此她更加關注節流方面,趁機標榜營運成本的急速上升;一方面希望商舖的業主自動減租,另方面亦要求政府不要再搞甚麼標準工時等新猷,否則便會被迫開始退租及調配內部人手。代表零售業勞工的工會代表張麗霞當然不想見到任何形式的裁員或減薪(不少零售業職工是以時薪或長散方式聘用),認為只要租金回落,中小企反有喘息機會,但這亦會是強特首所難,因為日後連任若要成功,地產發展及相關行業財團的支持至為關鍵。
政府即時回應的重點是「大量購買奶粉並非旅客所為,故現無意改變限奶令政策」,循這個思維角度去找出負責的政策局,主責的應一直是蘇錦樑。為甚麼高永文在翌日還要「加多一腳」,確保公眾不會有所誤會?原因不證自明,因為是與特首聲譽及政績有關,所以高永文連全港甚麼地區的奶粉供應不足,也會及必須知得一清二楚。另一位局長張建宗的位置比較尷尬。他找不到支持限奶令的理由,更不敢承認及公開實行限奶令後對零售業總就業人數的影響,只敢繼續強調市場現時仍有職位空缺,當局會密切留意事態發展。

對特首連任不利

零售業預計明年步入衰退,對特首連任選情當然不利,尤其是梁振英在政改失敗之後,一再強調施政會回歸民生問題;今天如果他的對手已開始營造「香港過去五年每下愈況」、「特首施政一事無成」的印象,屆時新人提出政綱,自然可以「坐享其成」,因此梁振英對任何針對個人及其施政的批評,不論有理無理,都必會予以迎頭痛擊,更不會輕言放棄,限奶令如是,一周一行如是,無一例外。
田北俊、鍾國斌、方剛最近連環出擊,一拳比一拳重,易志明代表運輸業,正在靜候特首或局長對Uber的立場及跟進。自由黨的議題見報率高低多少不重要,但暗藏對梁振英的殺傷力卻極大,這種造王方式,比成立智庫更有效率及影響力,其他政黨不易跟風,特首辦則疲於奔命。如今特區政府已完全處於被動,梁振英若不肯向田少負荊請罪,恐怕未來將不會有好日子過。

周 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