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家部署淡出台政壇(台灣專欄作家 楊泰興) - 楊泰興

連家部署淡出台政壇
(台灣專欄作家 楊泰興) - 楊泰興

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登陸閱兵,無疑是連家的一個重大決策。此舉到底造成怎樣的政治影響,就連家而言,不啻可以斷言,連家此後將會淡出本土政壇。
連家的事業在台多為土地資產,在大陸多透過徐立德(行政院前副院長)操盤的投資公司進行投資,迥異於一些台商因為工廠資金掐在中共手上,對中共指令不得不從。在此情況下,連戰還是選擇違逆台灣主流民意積極向前行,此間的成本效益,連戰算盤必然撥得精明。
自絕於台灣民意,代表在連勝文參選台北市長大敗,連家第四代勝文、勝武等人再度問鼎政壇機率已經不大。在台北市長一役連家被網民徹底污名化,即便有一定實力,連家看來各有一片天的第四代,應不願再自己趟渾水,與其披掛上陣,不如擔任幕後操盤者更有效益。
2005年連戰實現破冰之旅、連胡會以來,一直壟斷台灣對中共高層的溝通管道,五度連胡會、三度連習會,台灣大企業家若非連戰欽點,焉能附驥其後,代理人地位來自連戰獨特歷史角色,也在於對岸對於連家政治實力的重視,但一旦第四代絕意於官場,中共是否讓連家繼續壟斷這獨特的地位?
兩方面檢驗。首先是中共態度,中共建政以來的歷史似乎可令連家放心,中國對於其境外友人是長年有情有義。看看中共對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態度就可以知道,中共在親王亡國之後不離不棄,供養他三十多年到其復國,還尊稱他為「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2012親王死在北京,中國還降半旗悼念。這一次也到北京參加閱兵的柬埔寨國王就是親王之子,無論成敗,兩代與中國情誼深切。

仍維持兩岸交流影響力

中共喉舌《環球時報》5日更以社論力挺連戰,稱連戰是「對台灣長遠利益很有洞見的人」,即使告別國民黨領導人位置,仍是一面不可缺少的旗幟。潛台詞是:連家即便沒了政壇位置,安心啦,中國絕對「不拋棄、不放棄」。
其次,連戰近期並不低調,9月5日席開四十桌慶祝八十大壽與金婚五十周年。商界名流張忠謀、徐旭東、蔡辰洋等人踴躍出席,毫不以為意。台灣藍營四大家族中,僅吳伯雄一家無人出席,現任主席朱立倫岳父高育仁,現任副主席郝龍斌之父、退役軍頭郝柏村均到場致賀。可見過了9.3閱兵,國民黨內部對連此行並不以為意,期待國民黨下重手以黨紀修理連戰,大概是緣木求魚。
2005年以來,連戰初以國民黨時任主席身份破冰訪中,接着是榮譽黨主席身份成為大陸最歡迎的台灣代表性人物,連戰也善用此一身份,逐漸把這些人脈資源傳承連系子弟、家臣,連勝文、連勝武陸續跟着出席連習會正是明證;但此行連戰展現其以「個人」身份,依舊能在中國動見觀瞻。連戰展示,不再仰仗「國民黨」此一平台身份,依舊可贏得重視。
毫無疑問,依照此一趨勢,連家在未來的兩岸交流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可預料的未來,連家將會不甩台灣藍綠各政黨與民意輿論,維持自己的主動性,一如但丁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其他人去說吧!」

楊泰興
台灣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