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惠於港珠澳大橋落成,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首個落腳點屯門40區及46區或會大興土木,政府昨展開首階段公眾諮詢,建議將該處50公頃土地劃作物流或環保工業樞紐,範圍包括全港最大蝴蝶過冬棲息地小冷水,促當局將小冷水剔出發展範圍。
政府昨展開「屯門40區及46區和毗連地區規劃及工程研究」,將該處劃為4個區域合共50公頃,當局認為連接路建成後屯門至機場的行車時間大大縮短,加上鄰近洪水橋及元朗南等新發展區,故該區大有潛力發展。
政府預計初步可發展土地約為10公頃,擬將該處發展為物流或環保工業樞紐,提供配送包裝、認證測檢服務及作環保工業用途,臨海用地亦可作公眾卸貨區,建議地積比為4倍,即興建6至8層高大廈,可提供40萬平方米樓面,創造9,500個就業機會。
波及屯門蝴蝶棲息地
當局將具特殊科學價值兼屬香港最大蝴蝶過冬棲息地的小冷水劃入發展區內,但指發展時不應對該處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綠色力量總幹事文志森憂慮發展影響小冷水生態,因該處有大量斑蝶過冬,高𥧌期有多達數萬隻,工程必損生態,建議當局在小冷水旁設緩衝區,或將小冷水劃為生態公園不作發展。
另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昨結束諮詢期,公民黨到政府總部抗議,反對興建商業中心,認為劃為綠化地更符合居民需要。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