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是對專制的對抗(自由撰稿人 范克) - 范克

榮譽是對專制的對抗
(自由撰稿人 范克) - 范克

中共9.3大閱兵受到全球關注的同日,港隊作客中國卻成為了香港人更關注的焦點。這場中港大戰不再只是隔空對罵,看到香港隊奮戰力抗身價和實力都比港隊強悍的中國隊,不單香港球迷感動,港隊中人看到香港人力撐自己,同樣感受到球迷的熱情和鼓勵。
當然9.3閱兵的重要時刻,中國隊一定希望從港隊手上全取3分,以向喜歡足球的習近平道賀,然而事與願違贏不到3球,賽和亦只有1分。不少人直指港隊「死好命」,賽和結果是因為運氣和天氣問題,甚至有網民笑言「門柱是他們的第十二人」。中國隊可沒辦法好像一般中國人一樣推諉,套孟德斯鳩的講法:「在那裏(專制國家),人們不得把壞的遭遇歸咎於命運之無常,也不得表示對將來厄運的畏懼。」所以久攻不下,對方球員煩躁而辱罵港隊門將葉鴻輝是狗,既不需要質疑,也不值得驚訝。
孟德斯鳩指出:「專制國家的原則絕不是榮譽……人人都是奴隸,已經沒有誰可以與自己比較一下優越……榮譽怎能容忍暴君呢?榮譽有它所遵循的規律和堅定不移的意欲……在專制的國家裏,人們不知道甚麼是榮譽,甚至常常沒有文字可以表達它……對於專制政體,品德是絕不需要的,而榮譽則是危險的東西。」當港隊教練金判坤表示願意為香港而死,告訴香港的球員要為香港而戰,榮譽就成為了對抗專制中國的「危險東西」。
港隊抗戰勝利,正是因為港隊有中國隊沒有的東西。倘若賽敗,港隊毋須向習近平負責;港隊只需要向香港的球迷負責,有盡力比賽,就不會有人一聲令下將隊長教練雙雙「炒魷」,或者被人用各種手段小懲大戒,勝利的話則會獲得香港球迷的鼓勵和嘉許。反觀專制體制下,人類的命運與動物無異,就是本能、服從和懲罰,與品德、榮譽無關;無法執行命令,等待的則是恐懼。亞洲足球先生毫無品德地辱罵對手,反而印證了中國專制下發展出來的足球,球同樣是圓,技術雖有高低,但與當年仿效西洋船堅炮利的滿清相差無幾,中間仍舊是空的。當年北洋艦隊坐擁英、德兩國製造的頂級軍艦,甲午戰爭的結局,不妨翻翻史書看看。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