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太依賴】
有手機零件商為搶蘋果定單,研發高規格零件,等iPhone大賣即可順勢大賺一筆,然而過份依賴單一產品,萬一iPhone神話破滅,即對公司營運構成重大影響,所以有廠商寧願分散投資,與不同的手機廠商合作,以降低風險。
以主要為蘋果供應iPhone前置鏡頭的半新股高偉電子(1415)為例,招股書表明,去年蘋果佔公司全年營業額約78%。成為蘋果認可供應商的條件非常嚴苛,雖然蘋果會借出製造設備及技術供高偉電子生產零件,但不保證會採購,亦限制公司向其他客戶使用,意味一旦其產品不達標,即對公司業務造成影響。
事實上,生產藍寶石屏幕的美國公司GT Advanced Tech,以及曾成為iPhone 4及4s屏幕供應商的台灣公司勝華科技,都先後因蘋果突然不採用其技術,最終破產收場。
瑞聲增內地手機商比例
依賴單一巨頭有風險,所以有零件商只針對內地手機品牌,如華為、小米及OPPO等供應產品,分散風險之餘,亦可趁內地手機銷售增加獲利。例如通達(698)、舜宇(2382)等,上半年純利分別按年增加76%及22%,另一「蘋果概念股」瑞聲(2018)亦不斷提高內地手機廠商的銷售比例。
不過,跟錯合作夥伴都會影響公司業績。例如生產機殼的手機代工廠比亞迪電子(285)上半年純利跌23%,至於有傳主要客戶為三星的顯示屏生產商信利國際(732),上半年純利亦跌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