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搜查】填海填出干諾道中 王子親奠基

【街道搜查】填海填出干諾道中 王子親奠基

沿着上環的電車路走,看到其中一座最有歷史的建築物──西港城。這座紅磚大廈,以往是上環街市北座,至199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所以上面的干諾道中古典舊街牌也得以保存。干諾又譯作康樂,指的是王子干諾公爵(Prince Arthur, Duke of Connaught and Strathearn),他是維多利亞女王第三個兒子。1890年3月31日,干諾公爵由印度來港訪問,那時港島中區大型填海工程剛展開,英國官員及商人建議由在港的王子立石奠基,4月2日立石儀式就在新填好的土地上進行。時任港督德輔爵士那時休假離港,接待王子的護理總督傅林明負責致辭。填海完成後,新區就有兩大馬路。一條準備改名為德輔道,另一條海傍大馬路就是干諾道,用來記念王子干諾公爵訪港。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的黃凱欣說幸好採用英國愛德華式建築風格的西港城被列為法定古蹟,干諾道中的白色黑字石屎舊街牌才能保存下來。

關於這段歷史的填海工程奠基石,現在仍能於遮打花園內的北面通道找到。1890年設立時,它被放到木球會看台附近,1975年被移走了,1983年後就搬到遮打花園,可惜的是石上的字經歲月磨蝕已很難清楚閱讀,大家經過也未必知道奠基石背後的歷史。

1940年代,電車駛近木球會,即現今遮打花園,填海工程的奠基石當時就在木球會內。(照片由張順光提供)

這是1950年的上環干諾道中,前方是李寶樁大廈,而頂樓是著名的月宮酒樓。(照片由張順光提供)

記者:葉青霞
攝影: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