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早晚上演兩場大龍鳳,閱兵及世界盃外圍賽,都係習近平主政後所吹出的「中國夢」主旋律。9月3日閱兵日子早早訂下,唔知點解咁巧合同時又踢世界盃,夾都冇咁準,由早到晚全國人民集體亢奮,朝早就展示軍力,夜晚就想以一場足球大勝做ending,預告會至少贏三球,做強國人多幸福,沉醉在強國崛起夢中。
明眼人都睇得出大閱兵是習近平個人show,揚刀立威,宣示中國乃朕之天下,同乜嘢抗日反法西斯無關,純屬「借啲意」搵個堂而皇之理由。閱兵有其特別之政治意味,尤其是隊冧兩大軍頭徐才厚、郭伯雄後,習近平要向國內外顯示軍隊仍然絕對效忠,而對內地人而言,閱兵影像會將國家抽象概念實體化,令個體融入國家集體之中,最經典作品是納粹女導演蘭妮執導的《意志的勝利──紐倫堡閱兵》,她拍攝方式一直沿用至今。至於足球,比閱兵更深入民心,球場上旗幟飄揚,歌聲此起彼落,入球時球員激動及振奮動作,通通經過剪接融入旁白,變成民族主義宣傳片直播全國。
反映國家軟實力未夠
習近平提出中國夢,以民族復興為主題,強兵富國當然是例牌菜,但佢中國夢加入了另一特別項目:足球。大家一直誤以為因習近平係球迷,所以先至特別關心國足,錯晒!國足係中國夢戰略部署一部份。2014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由習近平主持審議《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會議强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中國體育強國夢息息相關」。之後交由政治局委員劉延東掌大旗。2015年1月26日國務院正式通過《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定出短中長目標,包括短期管理體制改革、中期達到亞洲前列水平,長期目標是2030年打入世界盃及奧運決賽周,可見國足表現已提升至國家面子工程前列。
香港悶和國足,猶如一個波餅省中習近平,如此精心部署要令全國人民由頭high到尾,點知俾一棚「有層次」、「有黑人、白人、華人」組成嘅雜牌軍無端破壞,充滿港產片外賣仔打贏黑帶主將味道,亦令人想起少林足球對魔鬼隊。內地群眾痛罵國足總在大日子「贈興」,但我反而同情班球員。守門員王大雷賽後表示球員想在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大日子中以勝利向國家獻禮,對球員造成一定壓力。大家眼見上半場久攻不下,下半場就亂晒龍,冇心做波,一味斬入禁區,香港隊防守易過借火,教練佩連在場邊黑口黑面,賽後甚至忍唔住口嘲諷似「細路仔足球」。其實香港隊防守甩漏甚多,國足無法取勝,是咎由自取,講到尾都係期望太大壓力沉重。
足球同閱兵最唔同,係要見真章,有對賽球隊,有國際標準;冇得自吹自擂自high,坦白講,解放軍新型主戰坦克有幾勁,鬼知咩?但足球就冇得吹,日本有本田圭佑、岡崎慎司、吉田麻也,南韓有孫興慜、奇誠庸等球星效力國際頂級聯賽。國足球員亞洲一線都未到,在國內雖然身價超高,但全屬泡沫,放洋就多做後備。
足球水平係國家軟實力反映,既要集體團隊精神,又要有球星個人創造力,再加上時機,缺一不可。中國由熱情球迷鄧小平開始,主動吸收先進經驗,當年便有健力寶少年隊往巴西學法,但國足至今仍然在二流水平。三十年前在北京,香港戰勝國足,鄧小平是觀眾之一;三十年後,香港足球雖已風光不再,我們仍然希望11月主場打敗國足,等大家知道,真正強國並非靠硬實力,飛機大炮,以強權當真理,而係有良好的制度、規矩、文明、再加上技術嘅軟實力。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