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誤會患坐骨神經痛 腰背痛 逾半屬輕微拉傷

不少人誤會患坐骨神經痛 
腰背痛 逾半屬輕微拉傷

【本報訊】腰背痛是常見的都市痛症,但不少人存在誤解,以為腰背痛必然與椎間盤突出有關,或有痹症時就當是坐骨神經痛,甚至擔心須做手術。資深骨科醫生指出,臨床上逾半數腰背痛只是較輕微的關節毛病或肌肉拉傷,用止痛藥物已能阻止病情惡化,加上物理治療等便可康復。要預防腰背痛也不難,最重要是勤做活動關節及肌肉的伸展運動。
記者:嚴敏慧

在伊利沙伯醫院任職30年、剛獲長期服務獎的矯形及創傷科顧問醫生錢炳航表示,該院的脊椎科門診每年有5,000宗新症,不少涉及腰背痛,部份人自行尋找病情資料,以為自己患有椎間盤突出或者坐骨神經痛,「有啲醫生轉介信上都係咁寫,其實未必係咁嚴重」。

服止痛藥可免惡化

要治療腰背痛,以往會循大病方向假設,如有腰痛及腳痛會想是否坐骨神經痛,並多依靠高科技檢查,如磁力共振及正電子掃描。但自從首創與物理治療師一同診症,醫生發現還原基本步最重要,現在會先作詳細檢查尋找痛源對患處止痛,斷症後再作後續治療。
錢指椎間盤突出或者坐骨神經痛導致腰背痛,臨床上只佔少部份,一般腰骨痛多為肌肉拉傷或關節毛病,「關節曾經創傷過,導致關節間有疤,郁動得唔順暢或者特別敏感都會痛」。肌肉拉傷則可能不自覺,如跣腳想保持平衡,亦有可能拉到肌肉出現痛楚。但錢指港人普遍抗拒止痛藥物,「好痛頂唔住先食,但其實可以令病患惡化」。如肌肉拉傷甚至撕裂,肌肉為加強保護會繃緊而導致痛楚,若不及時止痛,肌肉會再繃緊加劇痛楚,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有痛即止其實有助康復。

錢炳航醫生

勤做伸展運動預防

不少人以為骨刺是腰背痛原因,因為骨刺尖「拮到會痛」。錢指骨刺即骨質增生,身體發現骨質不足才會生骨刺穩定脊椎,從平面看骨刺並非一支支尖銳物體,而是一個平台,會令脊椎僵硬,減少神經線的空間,部份人須做手術放鬆神經,但絕大部份骨刺對病人無影響,有逾70歲病人長了不少骨刺也沒有腰背痛問題。
嚴重腰背痛會令人痛不欲生,影響生活及工作,錢教路,要預防應勤做運動活動關節,「小學生經常做嘅手掂腳尖運動,以為好小兒科,其實可以郁動到腰骨關節」。腰背痛病人亦要多伸展,但須避免有跳躍震動的運動如跑步,游水則因負重減少不夠效率,建議多踩健身單車或玩划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