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基層家庭捉襟見肘更捱貴租。社區組織協會調查發現,七成受訪基層住戶租住的單位,兩年以來加租幅度達18%,遠高於同期租金指數整體升幅11.8%,亦高於同期小型單位租金升幅14.6%,跑贏大市。有租戶坦言即使政府發放N無人士津貼,也被業主藉故加租而「冇咁一截」,促請當局重設租金管制。
社區組織協會調查過去兩年接觸約2,000個基層分間單位住戶,受訪住戶入息中位數只達全港的34.7%,遠低於貧窮線50%。
協會追蹤其中71戶在過去兩年租住同一單位的住戶,發現有近七成住戶租金支出錄升幅,有三成住戶租金支出增加二至四成,更有3戶被加租六成甚至一倍。
佔入息近四成
如以租金佔入息中位數比對,一人住戶的入息有所增加,但租金負擔卻升至38.7%,比統計處今年7月底公佈的同類數字再高6個百分點;今年整體租金負擔按年升2.3個百分點。協會指結果反映基層人士入息增長未能追上租金升幅,即使收入增加,租金壓力卻不跌反升。
政府指將於明年實施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惟受惠對象只限兩人或以上家庭。協會認為一人住戶入息中位數雖較其他住戶高,但其租金負擔卻是最重;即使來年關愛基金再發放N無津貼,惟協會預期低收入津貼會停止,屆時高於全港入息中位數60%的兩人或以上家庭,將失去津貼,已加的屋租卻難以減低。
協會指現時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租金指數,並未納入劏房,致錯估基層市民的租金負擔,倡納入讓當局能適時介入市場作管制及津助;並倡立法規管所有分間單位的租金水平和加租幅度,以控制租值處於市值相關的合理水平。
■記者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