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菜飲奶攝營養 孕婦毋須靠補充品

多吃菜飲奶攝營養 
孕婦毋須靠補充品

【本報訊】懷孕是人生大事,老一輩常說「一人吃兩人份量」,近年坊間各類孕婦營養補充品及奶粉等越出越多,不少準媽媽都疑惑哪種產品最好。婦產科醫生指,除非孕婦有先天健康問題、嚴重孕嘔,或飲食上失衡,例如不能飲奶,才需要進食營養補充品;準媽媽也不一定要補充DHA(Docosahexaenoic Acid)或進食孕婦奶粉。
記者:嚴敏慧

媽咪奶粉、藻油DHA、綜合維他命等孕婦營養補充品,部份聲稱在預備懷孕已需服用。瑪麗醫院婦產科副顧問醫生石允文指,懷孕期間胎兒的營養全賴母親供給,故孕婦營養攝取足夠很重要,否則可致胎兒發育不良及體重不足,但攝取營養並不一定要靠補充品,「孕婦飲食上好有問題先需要(補充品),例如嘔得好勁,有啲嘢食唔到,或者完全飲唔到奶」。

營養過盛反增風險

葉酸、鐵質、鈣質、碘質等微量營養素,在懷孕期間需求會增加。石建議孕婦於懷孕前最少3個月,至懷孕首3個月期間,每日要攝取400微克葉酸,以協助胎兒細胞增長及預防脊柱裂。不過,是否要服食葉酸補充劑則因人而異,「準媽媽如果係腦癇症患者,食緊藥,就必要食葉酸補充,因為嬰兒較大機會有神經管發展異常」,一般準媽媽則可多食綠葉蔬菜、果仁等,從天然食品中攝取葉酸,「佢哋想食葉酸補充品都唔反對」。
含DHA的補充品很普遍,但石指仍未有可靠科學研究確定準媽媽攝取多少DHA可令嬰兒較聰明,故不會建議孕婦食用,「但食咗應該冇害,如果孕婦問到嘅話,會答唔建議食」。至於孕婦奶粉是否要飲用,同樣有所保留,「裏面嘅營養素都係砌出嚟,正常健康飲食已經足夠,當然要飲番少少脫脂奶、低脂奶補充番鈣質」。
瑪麗醫院營養師袁志君指,老一輩經常指孕婦要食多些,「一個食兩個人嘅嘢」,其實呢啲觀念要改變,進食份量過多或營養過盛,都會令孕婦體重上升,重得太快,會引致好多風險,好似血糖問題,所以要留意油、糖攝取」。孕婦每日一般只需要較正常人多攝取300千卡路里,即半份三文治加一杯脫脂奶,或者兩杯脫脂奶,「當然要嚟自高營養食物,唔係話食多300卡路里朱古力」。
袁指出,營養並不是越多越好,太多會有反效果,如維他命A,過量會引致胎兒結構發展異常,故孕婦只要不偏食,已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營養,如造血需要的鐵質,可多吃紅肉如豬牛羊、綠葉蔬菜及乾果,鈣質可以飲奶,魚類則有蛋白質及奧米加3脂肪酸,三文魚、沙甸魚、樽魚等均是較少含水銀的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