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隊大戰中國隊,足球場上快樂的抗戰勝利紀念,我們還在爭論「香港人」還是「中國人」,其實有點無謂。香港人是最現實的族群,我們的身份認同從來不來自「香港人」/「中國人」,香港最多人認同的族群是「有錢人」/「有樓人」。
大陸人純樸得多。無論富貴貧窮,他們的價值認同往往定義在他們和「官」的距離。到富豪家裏,他會隆重介紹大廳中央掛着那幅,由中央政治局某常委題字的橫幅,然後他會一邊鋸鮑魚一邊解釋他和中央領導人有過一面之緣,老婆的表姨丈是市委書記等等。你到訪一貧如洗的農民,情況是一樣的。他首先會要你看他二十年前和到訪的縣委書記的合照,請你吃臘肉時重複又重複說村裏曾經出過一個九品芝麻官。在容不下十字架的中國,對於心裏沒有依靠的人們,共產黨是唯一的信仰。黨一定是好的,縱然這個「好」多麼的抽象,多麼的遙遠。
中港融合了,尤其在社會的上層,達官貴人案頭無不有一張某商會訪京團和國家主席的合照,引以為國家對他們的認同。某位富二代在一個ball向同桌娓娓道來他和習主席握過手,那手是多麼厚實柔軟,把那對手吹捧成一雙「皇帝手」。縱然他的口吻多麼三姑六婆,卻又和那套Lanvin出奇地合襯,似是上流社會的時髦新定義。
翻牆也要show閱兵請柬
這個星期,引領香港潮流的當然不是港姐麥明詩,沒有朋友不可能在香港立足。不,應該說在中央沒有朋友不可能在香港立足,你看,連民主黨都要找中央朋友了。周融說得對,我們要反省為何我們沒有獲邀出席北京閱兵儀式。沒有獲邀出席,你就不入流了,不被認同了。再看,民建聯的律師朋友不惜違法翻牆也得show一show那張紅色的觀禮證,表情是多麼純樸,眼神像小農民一般簡單快樂。
很好,香港人的價值認同變得很簡單。不必去管那38.5分的特首,我們靠的是偉大的共產黨,那個在背後策動抗日戰爭,用眼神制敵的共產黨。早在七十年前,舉着五星紅旗在沙場上戰無不勝的共產黨。
Profile:
前新聞記者,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
編輯:謝慧珊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