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ver:指環太重 - 喬靖夫

Sunday Fever:指環太重 - 喬靖夫

這些年NBA球迷之間有個越來越強烈的趨勢,是只憑冠軍指環論英雄。固然贏取總冠軍是偉大球隊和球星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問題是現在不少球迷的論點走到了極端,將有沒有贏過冠軍、贏過多少枚冠軍指環作為唯一指標,沒贏過就視為失敗者、不夠班。
我想也許大家太注目於佐敦、拜恩(左)這些手上指環多多的傳奇巨星,忘記了每年的NBA冠軍其實只得一隊,難道其餘廿幾隊都是廢物?事實當然不是。最近勒邦占士就在訪談紀錄片評論這種傾向:「假如你不了解這運動的歷史,會忘記其實有多少支偉大球隊都沒有贏得總冠軍,而這不代表他們就不偉大。」他在片中就用了2000年的拓荒者為例,陣中包括柏賓(中)、華萊士、沙邦尼斯等,可謂身材技術合作俱備,但結果僅以最後第七戰敗在進入高𥧌的奧尼爾(右)與湖人手上(也是後來的總冠軍)。占士認為如果因為這支拓荒者未竟全功就忘記其存在,是球迷和籃球歷史的損失。
球迷在評論時,有時會忘記了拿NBA總冠軍有多困難,或者包含多少運氣成份;例如,當你是90年代的頂尖球星,卻每年都要面對一個叫佐敦的傢伙時。鄧肯時代的馬刺拿了五次冠軍,卻無一次連霸,你能說他們輸掉的那些年頭都沒有價值嗎?有的巨星如披頓在黃金時期未能奪冠,到生涯晚期貢獻有限時,才在邁阿密撈得一隻指環,難道我們因他有沒有這個指環就改變對他的評價?很多未得過冠軍的球隊與球星,其實值得我們回顧與尊重。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