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本灣街市好新潮 似去主題樂園

【飲食籽】本灣街市好新潮 似去主題樂園

【飲食籽:識飲惜食】
傳統街市只有師奶和老人家才光顧?不!像眼前身穿短裙高踭鞋的Calanthia Wong,身為「出租廚房Rent-A-Kithchen」老闆,平日也要為客人設計食譜及準備食材,自己本身也愛下廚。以為Calanthia只會去超市買餸,她卻表示其實也愛去街市。Calanthia暗地跟平日常去的牛池灣街市的菜價作對比,結論是這兒的菜竟然更便宜。咦?果然是精打細算的老闆娘。Calanthia喜歡傳統街市,但有時煮中菜、西菜和泰菜,便要去齊街市、超市和更高級的西式超市才能買齊所有材料。她逛了本灣街市一圈後,笑言有點像去主題樂園,除了因為裝潢精緻,更重要是可以一次過購買大部份材料,買餸變成很快樂的事。

本灣街市有不少平日在超市或高級超市才有的食材,像近正門的iVeggie,「很少街市有新鮮香草賣,這兒種類齊全,像迷迭香、百里香等。」她的手指又移到番茄處,「這檔的番茄賣相精緻,但有點貴。」看看價錢牌,近80元一磅,在這街坊為主的街市中,好像太貴。再往前行,也有菜檔有售新鮮沙律菜,可以散買,Calanthia覺得價錢和新鮮度也值得推介。轉入魚市前,左右均有一間分別賣西式及東南亞食品的店,都是一般街市少見的,西式凍肉店有意大利火腿、韓國軟殼蟹和刺身蝦等,可以一次過滿足購買不同食材的需要。更貼心是配搭服務,記者才走開幾秒,已見Calanthia手上多了包天婦羅粉,店主哥哥教她開粉漿便可炸蟹,雖然是促銷手法,但運用得宜,也讓人回想起昔日街市,檔販跟顧客們交流煮食心得和配搭的人情味。

店主會主動跟客人建議配搭用料,買韓國軟殼蟹$128(八隻)配天婦羅粉$17一包,買料一條龍。

菜檔姨姨由翻新前至今已擺擋十多年,檔口也跟上潮流有賣有機沙律菜。每斤$7。

在普通超市難買到的鮮土耳其無花果,這裏能散買,而且是靚貨色。每個$12。

記者觀察:中式食品特別

老師傅手工馬仔

由新界開到小西灣的恆發中式糕餅,由七十多歲老師傅手工製作麥芽糖馬仔,鬆化香甜。每份$13。

新鮮雲南竹笙

除了西式蔬菜,也有少見的中式蔬菜,例如來自雲南的新鮮竹笙,可以直接燙煮或火鍋,免浸洗。每磅$108。

長洲大魚蛋

不用山長水遠跑去長洲也可買到大魚蛋,有炸和原味的大魚蛋,一樣彈牙。每磅$33。

商戶街坊有感:街市升級有好有壞

老荳品店老闆:環境改善 租貴一倍

時新荳品已在小西灣街市十多年。提到租金,「貴了一倍多,但環境舒服很多,人流多了。翻新後長遠計是好事,但現在還沒習慣。」

五金舖老檔主:新設計夠靚 嫌廣播太嘈

由舊街市一直做到新街市的五金店老闆陳伯指,「環境好靚。但有時啲廣播太嘈,如果可以播啲輕鬆音樂都唔錯。」

侯太:「多了東西買,價錢跟以前差不多。以前地下總是濕濕的,現在好多了。多了很多新鮮貨品,也會逐樣試。」

老街坊:「新街市幾好,但有些東西貴了,如牛油果。環境幾好,行得舒服。」

後記:

作為年輕一輩的街市用家,能走在升級版傳統街市,心情是興奮的,它保留傳統街市的人情味,卻不用忍受街市的狹窄和濕漉漉的通道,只要手拿八達通,便可買齊中西食材。然而它少了一些對區內老人家方便的傳統街市舖,如中藥材涼茶店和老式雜貨等,若能加強這點,老街坊會更覺貼心。

檔口雖齊,但規劃可再細心一點,如生豬肉檔跟水果檔距離太近,讓人擔心衞生問題。

記者:謝翠玲、黃依情、黃子卓
攝影:鄧鴻欣、伍慶泉、潘志恆
編輯:李寶筠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