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強積金自保有法

投資導航:強積金自保有法

環球股市8月再遇重挫,即使平時無炒股票也難置身事外,皆因強積金上月平均輸超過半成。以6月底強積金總資產6,201億元及256萬名打工仔計算,平均每位打工仔虧損逾13,000元。股票基金固然重傷,最慘情的是,連低風險類別的保本、債券及貨幣基金亦全線輸錢。本周投資導航找來多位專家,教你逆市下如何自保。

據基金分析公司理柏(Lipper)資料顯示,上月所有強積金組別平均跌幅為5.61%,今年平均要倒輸3.77%,即港股大時代以來的利潤已全部蒸發且要輸凸。今次環球股災源頭中港股市上月表現最傷,中港股票相關基金上月跌幅均逾一成。中國股票基金平均虧損11.74%、香港股票基金平均虧損11.58%、大中華股票基金平均虧損10.55%。
其他地區的股票基金亦無一倖免,亞太股票基金平均蝕8.05%;環球股票基金平均蝕7.54%;歐洲股票基金平均蝕6.53%;美股基金平均蝕6.39%;日股基金蝕6.26%。投資貨幣、保本、債券基金亦全線回報見紅,保本基金平均輸1.12%;港元貨幣基金平均輸0.25%;港元債券及環球債券則分別輸0.35%及0.73%。強積金回報大放血後,現時應該忍耐死守,或是換馬離場,不同情況有不同策略。

年輕人宜續買股票基金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表示,強積金策略大致可分三個年齡層,50歲以上僱員策略必須保守,應將大部份資產轉到低風險類別,不宜冒險。40歲以下僱員雖有能力承受較高風險,月供部份不妨較進取買股票基金,但現有組合可考慮趁市況反彈換馬避險。最大問題反而是40至50歲僱員,這年齡層普遍特點是資產較大及股票比重高,組合宜先轉回現金避險,輸少當贏。
東驥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預期,美國今年難以加息,且隨時有機會掉頭再推量化寬鬆政策,現時分段月供股份無問題,但一筆過資產可考慮待恒指跌至19300點水平或滬綜指跌穿3000點後才入市。
友邦退休金管理及信託行政總裁馮裕祺則提醒,強積金是一項長線投資,透過平均成本法拉勻入市價,有助減低短期市場波動的影響,故毋須過份擔心股市的短期波動。若然計劃成員擬將股票基金轉換至防守性高的基金,僱員須留意於股市下跌時沽出基金,或會將虧損變現。
康宏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建議,押重注中港股票基金者,可繼續將部份新供款投資於中港股票基金,以達低價儲貨目的,餘下則投資於環球股票基金,以作跨地域投資,達分散風險之用。

【專家意見】

轉到債券基金

東驥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環球股市9月份繼續尋底,現有一筆過資產可先轉走,轉到債券基金避險。」

龐寶林

低撈股票基金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40歲以下僱員雖可承受較高風險,月供部份不妨買股票基金。」

張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