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三菱公司早前宣佈,就二戰期間強徵中國苦役到日本工作道歉,並稱與受害者達成和解,但事件餘波未了。協助中國苦役向日本索償的北京律師康健指,倖存者及遺屬均對三菱的和解條款感不滿,批評三菱在道歉聲明大玩文字遊戲,拒承認歷史責任,至今未有苦主願意簽和解協議。
康健指去年底5個團體代表68名二戰中國苦役,入稟北京法院向三菱及三井公司索償並要求道歉。今年三菱公司提出和解並謝罪道歉,其中3個團體雖不完全同意協議條款,但以倖存者年事已高為由,上月初宣佈接受和解。事隔一個月,倖存者及遺屬始終不滿和解條款用字,最終拒簽協議。
不滿將賠償扭曲成貢獻
「三菱玩文字遊戲,想花小錢買走歷史真相」,康健指三菱態度曖昧,將承擔奴役中國人責任淡化成僱傭關係。協議亦拒承認賠償,每名苦役獲發的10萬元人民幣為「從中日兩國友好發展作出貢獻的角度支付的款項」,將賠償扭曲成貢獻。
三菱公司前身的三菱礦業株式會社,二戰時強將3,765名中國人帶到日本做苦役,多達722人死亡。曾被強迫到北海道三菱礦場做一年苦役的劉仕禮,原為中共八路軍軍人。他說每日勞動12小時未得溫飽,受盡打罵,指日本企業及政府均應道歉。香港史維會今日於城市大學舉行中日戰爭結束70周年研討會,康、劉將出席。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