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黑心食品事件層出不窮,不少食物造假甚至離奇得難以解釋。近日,廣東汕頭便驚傳出現用小紙條捲成的假大米,而發現者更是把「米」煮熟吃到口時才驚悉吃了假東西。有網民指,用紙造米的成本不下於真米本身價值,如此造假或另有目的,感覺相當不可思議。
內媒報道,家住汕頭的蔡姓女子,今年初到市場時遇一茶葉攤販,聲稱其鄉下親戚所種的大米不含農藥,並可託親戚把米帶來賣給她。平時注重飲食健康的她心動了,過後便多次從該攤販購大米,每次購買20斤並一直食用。
然而蔡女指,日前她與家人吃飯時,突然咬到一粒特別硬的米。蔡女立即吐出,仔細觀察後竟發現「米」的兩端非一般地呈現圓錐狀,與平時吃的橢圓形飯粒不同。於是她立即從廚房搬出米桶,從剩下的大米中又挑出數十粒類似的「米」。一家人圍在一起仔細觀察,再發現這些「米」都長有白色細毛,兩端還有螺紋,圓柱體部份還帶着小片切得整齊的紙片,把紙片拆開,「米」竟被拉得變成一張小紙條!蔡女稱他們一家頓時嚇呆了,但又指由於攤販流動性強,交易後不會發出任何收據,她只能自認倒楣。


成本高於真米 網民稱奇
紙大米事件傳出後,不少網民對此感覺嘖嘖稱奇。有些網民質疑蔡女洗米煮飯時紙大米怎麼不會爛掉,要吃到口時才會發現。也有網民認為用紙造大米的成本應該高於真米的本身價值,把假米滲入真米裏還可能要蝕錢收場。事實上,以往傳出內地製造的黑心食品如塑膠米、具彈性的化學合成雞蛋等,也曾有網民表示對其造假原因感到不解。
《汕頭都市報》
網民有話說
.不對吧,這麼弄成本划不來吧?
.中國人在造假方面真是創意無限。
.成本更大有意思嗎?故事是造的吧?
.這個新聞真假需要保留,吃的人應該會感到不同。
.有點不可思議,紙的味道和飯的味道都辨別不出,竟然吃了半年。
.誰說中國沒有創新能力,這造米能力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肯定是把紙捲摻進真的大米裏一起賣,以此增加大米重量,所以消費者才半年沒發現。
資料來源: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