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運動受傷少不免,總有人試過拗柴或篤魚蛋,有人會碌雞蛋,有人會用冰敷,其實站在物理治療角度,到底應該凍敷定熱敷?註冊物理治療師陳詩薇:「以拗柴這個情況來說,我們比較建議用凍敷方法,因為剛剛受傷的關節內的微絲血管正在出血,會有發炎和紅腫情況,此時用冰敷可令血管收縮,減低微絲血管出血,可達到消腫止痛效果。至於熱敷,主要針對筋腱疲勞或慢性痛症,比較適用於一些因勞損導致的痛症,例如長時間坐辦公室而導致的肩頸或腰背痛,可以用熱敷。」



簡單總結,凍敷主要應用於新傷患,患處出現紅、腫、熱、痛等情況,可利用冰墊、冰袋、冰水,甚至超市買到的雪藏雜豆亦是很好的凍敷工具,敷患處15至20分鐘,切忌時間過長,除避免凍傷,亦有研究指凍敷時間過長有機會導致患處血管再度擴張;而熱敷則應用於舊患、疲勞、勞損及一些慢性痛症,患處沒有腫和熱的情況,可利用暖水袋、gel pad或專用熱氈敷患處,令肌肉及筋腱放鬆。而熱敷的溫度夠暖即可,切忌過熱。長者或糖尿病患者由於皮膚冷熱感應較差,凍熱敷時尤其需要留意皮膚狀況。
記者:曾冠輝
攝影:楊錦文、林栢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