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覺得佢太愛我哋。」陳太說。36歲的教車師傅陳英傑約兩個月前證實冠心病引致末期心衰竭,急需換心續命。陳太說丈夫每日工作10多小時,是她與3名子女的經濟支柱,相信因而捱壞身體,盼望有心人憐憫他們死後捐心。主診醫生稱,現正與時間競賽希望能為陳盡快換心,若他出現中風或受細菌感染,有「心」也太遲。
陳英傑的主診醫生、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何嘉麗稱,於輪候換心名單排首位的陳患有冠心病,冠狀動脈閉塞引致末期心衰竭,心臟功能只餘下一成,現靠安裝俗稱「人工心臟」的體外左心室輔助裝置維持心臟運作,及要服阿士匹寧及薄血丸。他7月初曾中風,擔心他再有中風及細菌感染風險。若他出現有關併發症,即使有適合屍心也無法做手術,故現在是「買時間」。
何指,冠心病引致心衰竭是本港需要換心的第二大原因,一般患者是40至50歲,陳英傑是至今因該原因要換心的最年輕病人。A+血型的陳面對另一困難,是他1.8米高,捐贈者需有相若高度及心臟體積較大。今年至8月本港只進行12宗換心手術,現仍有28人輪候換心。

妻每晚擔心明天見不到夫
陳英傑昨與太太呼籲善心人捐心時,精神尚可,接連着人工心臟仍可自行步回病房;但因曾中風而說話不清。陳太談及丈夫病情時,多次忍不住落淚。陳太指丈夫是煙民,6月19日釣魚回家後感身體不適,曾到屯門醫院求診但病情沒好轉,再次入院後證實急性心肌炎,先後轉到威爾斯及葛量洪醫院,6月30日轉到瑪麗醫院。丈夫多次病情危急要急救,中風後她趕抵醫院甚至害怕走入病房。她為照顧丈夫心力交瘁,每晚離開醫院都擔心明天再見不到丈夫。
陳太說,因以往家境貧困,丈夫約5年前成為教車師傅後,每日工作10多小時,相信因而捱壞身體。「佢想畀家人最好生活」,是百分百好爸爸及好丈夫。9歲大女、5歲及16個月大的兒子,至今只能到醫院探望父親一次。「有次好似粵語長片咁」,她與3名子女一起在家中哭起來,兒子因太掛念及太久沒見父親而大叫爸爸。現只盼望丈夫康復後可一家人齊齊整整吃飯,珍惜一家人相處時間。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