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列入瀕危物種的非洲大象被獵殺數量大增,香港被保育團體點名是國際象牙走私黑點之一。漁農自然護理署推出連串措施,遏止有合法管有象牙許可證的商舖,魚目混珠非法出售走私象牙。
香港海關於9月2日在香港國際機場,檢查從津巴布韋經荷蘭阿姆斯特丹進口香港報稱「裝飾磁磚」空運郵包,檢獲24公斤懷疑象牙切片,總值約24萬元。


漁農自然護理署副署長蘇炳民承認,海關近期截獲旅客利用背心等方式,走私非法象牙數字增加。漁護署已培訓8隻檢疫偵緝犬(Quarantine Detector Dog),去年1月在進口管制站執勤,至今年4月已偵破22宗涉及象牙的個案;該署把疑非法象牙樣本,送交外國基因測試鑑證所,以碳素斷代法測試象牙年齡,協助執法及檢控;該署要求每5年續牌登記的合法象牙商人,提供存貨量及流向等詳細資料,並在合法象牙貼上獨有編號的雷射標籤作識別。估計本港目前約有110噸合法登記的象牙,當中約50%是象牙碎料。
記者到中上環多間售賣象牙的工藝品及古董店查詢,店舖負責人都顯得非常緊張拒絕受訪。在荷李活道售賣合法長毛象牙的莊小姐說,該店存有合法證書的象牙工藝品,但因限在本港銷售,不能出口離港,近年歐美及內地旅客多不選購。


該店舖陳列展示的工藝品是早已絕跡的合法西伯利亞長毛象產品,為免與合法登記的象牙工藝品混淆,把非洲象牙存倉待購。她說,有象牙商及工匠後人,想把整箱製成、半製成及原材料象牙轉售,因難鑑證是否合法及真偽,加上合法市場需大減,多婉拒不願接貨。
有嚤囉廟街賣古董的店舖負責人說,早前有海關連同漁護署等部門派發傳單,提醒售賣象牙古董及工藝品的店舖及攤檔,不要售賣不明來歷的象牙產品及原材料。他說,曾有小店非法出售一件100多元細小的象牙工藝品,結果被罰了5,000元。
本港已制定《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履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根據《條例》及《公約》1990年起禁止象牙國際貿易,但在禁貿生效前合法進口本港的象牙,經漁護署登記及在領有該署簽發的管有許可證的情況下,可在本港合法買賣,但有關象牙不能再出口作商業貿易。
記者 林社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