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困難或患食道功能失調

吞嚥困難或患食道功能失調

【本報訊】市民進食時如果出現吞嚥困難,除了可能是食道癌外,也有機會是患上食道功能失調。患者因食道下括約肌無法放鬆,令食物卡在食道內,導致進食時感到「頂住」,出現吞嚥困難。
中大外科學科教授趙偉仁指,過往因為此症診斷不易,每年只有約3至5名患者,但隨着技術提高,近年確診者數目已增加至每年約30至60人。患者由20歲至50歲不等,以女性較男性為多,若及早發現並施以手術,大約九成患者可以痊癒。

成因未明 需做手術

食道功能失調常見病徵為食道下括約肌失調或賁門失弛症,除了下括約肌無法放鬆外,食道也會失去推動能力,連流質食物也無法輸送到胃部。趙偉仁指,此症目前並無明確成因,但估計可能因為過濾性病毒或免疫力失調引起,導致患者下括約肌神經線末梢出現問題。
趙偉仁表示,藥物及食道移植對此症的治療效果有限,只能以手術改善症狀,將患者的下括約肌放鬆,傳統會使用氣囊擴張術,但約四至五成病人會出現胃酸倒流。威爾斯親王醫院在2010年引入內窺鏡食道肌肉切開術,在內窺鏡輔助下,切開食道黏膜下的肌肉,因為毋須破壞黏膜外肌肉,令胃酸倒流比率大減至少於15%,手術時間約為1.5小時。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