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與新常態(獨立評論員 戴若瑜) - 戴若瑜

封禪與新常態
(獨立評論員 戴若瑜) - 戴若瑜

9.3大閱兵,乃是北京早就確定之事。依照中共的舊例,歷次閱兵都有特定目的與作用。習近平此次閱兵,其理由略為牽強,但習藉此確立「核心」地位,營造空前絕後的領袖地位,才是首要目標。
鄧小平八四閱兵,名義上是慶祝建政35周年,但彼時中越兩國武裝正在雲南境內對峙,全國聞名的「老山戰役」正是發生在當年,閱兵不僅是給解放軍打氣撐腰,也為了強有力地支撐胡、趙兩個新手。江澤民九九閱兵,一來是建政50周年的確是大事,二來此前一年的長江洪水,救災的解放軍也需要安撫。胡錦濤零九閱兵,則是沿前朝故事的照貓畫虎而已。
《人民日報》8月30日刊發閱兵副總指揮王健中將的文章,稱「閱兵首先檢閱的是三軍將士對黨中央、習主席的無比忠誠和堅決擁護」。從中可見,閱兵的目的為何。抗戰勝利云云,不過是閱兵的藉口。尤其在軍方兩位大佬被拿下之後,要考驗其他人的「無比忠誠」。在反腐逐漸收工、佈局十九大之前這樣的時間點上宣示實力,只有70周年紀念這一個理由。如果習近平要在建政70周年的2019年閱兵,那是第二任期的事情了──可是這期間萬一有甚麼變化呢?
9.3閱兵本來是一次很好的與美國、英國修好的機會,但當年與美英蘇攜手並肩的國家叫做「中華民國」,認真對待歷史的國家,絕不會認可這樣的粉飾。已經到達中國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更是稱病不出。國民黨前主席連戰此次參加閱兵,島內一片反對之聲,但連中央電視台的特寫鏡頭都沒有賺到幾個。
聯繫習近平就任總書記的那番講話以及此後的執政行為,約略可以看出「新常態」的含義為何。在意識形態上,不斷回到紅色話語,以期繼續鞏固其政權合法性。對抗戰歷史的不斷重新闡釋,試圖以民族主義修補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失效後的意識形態真空,確立紅色江山、紅色接班人的合法性闡述。電影《開羅宣言》的海報事件正是一個註腳。
在昨日的閱兵式上,中共卸任領導人紛紛出現。坊間比較關注的是江澤民與胡錦濤,作為曾經閱兵過的兩任總書記,他們的閱兵行為與習相較,則遜色許多。以這樣的藉口閱兵,並邀請外國領導人及賓客,顯然有萬邦來朝的樣子,且就規模而論,不僅本國出動的部隊及裝備遠超前任的閱兵,且有外國部隊參與,成為中國第一次具有國際化色彩的閱兵。
此外,作為政治含意濃烈的閱兵行為,習近平夫人彭麗媛也公開露面,相比江澤民和胡錦濤的閱兵,更是破了舊例。這也顯示出習近平與其前任的不同之處。從官方媒體給彭的鏡頭時長看,顯然這也是事先確定的破例。因而這次勉力為之的閱兵更像古代天子登基後的封禪,雖然勞民傷財,但目的就是宣誓權力,考驗忠誠。閱兵之前,北京的安保行動級別又創紀錄,已經遠超北京奧運和APEC會議。看上去更像是一次維穩的全國總動員,這樣的試探行為,以前也從未有過。從這次閱兵的議程安排與實際執行來看,習近平當然是大權在握,且自信滿滿。

戴若瑜
獨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