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亞洲休市,港元需求在外圍時段,靠近聯滙強方價每美元兌7.75港元徘徊,但暫未見觸及保證價,要由金管局再度出手「接錢」。不過倘該局未來再承接美元沽盤,向市場注入港元,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金額,應很大機會創歷史新高,因下周二結餘水平,僅較2009年底歷史高位少13億元(1.67億美元)。
分析指,金管局這輪注資,與以往不同,非因資金湧入本港買股買樓,或歐美金融風暴後,資金西向東移避險所致。
是次港滙轉強,與股市並無關連,觸發該局被動接錢(接美元沽盤),乃由於人民幣貶值,持有人幣存款或資產的機構及個人客戶,到期後將人幣轉回港元持有,形成港元需求,在聯滙制度下,港滙走強美元滙率自然下跌,故金管局注資但港股照跌(以往有錢流入港股會升)。倘本港結餘再上升,本港加息時間將較美國再延長滯後,市場料今次注資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金管局本月注資280億
今年4月初,內地放寬公募基金使用港股通,港股追落後爆升,該局自4月初至月底,向市場共注資714.94億元。
當時熱錢不斷湧港,4月10日,金管局於亞洲及紐約清晨時段,單日3度向市場注資達244.95億元總額,創2009年11月以來,最高單日注資金額(255.75億元)紀錄。總裁陳德霖當時亦說,資金流入本港,有相當部份與股市暢旺有關,亦不排除或有資金對樓市有興趣。
一外資交易員解釋,港滙近日轉強,除了人幣拆倉或存款到期轉回港元持倉外,亦可能與季節性因素有關,只有人幣收入的中資公司,需買入港元以支付H股股東派息(以港元派發)。不過亦有財資界指,派息是每年常規季節因素,與當下股市受壓,但港滙需求龐大,該局持續注資的特殊情況,未必有直接關係。
金管局於本月1及2日,3度於強方兌換保證價承接美元沽盤,共向市場注資279.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