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息蝕滙 人幣定存風險高

賺息蝕滙 人幣定存風險高

【定存篇】
本港外滙存款類屬最保守的資產,部份例如人民幣存款息率相當高,但投資者仍要面對滙率下挫的風險,造成賺息蝕滙價的局面。有專家認為可以做港元定存,部份提供1厘利率,與iBond睇齊。
由2004年人民幣滙率價連升8年,促使該貨幣成為最多人敍做的外滙定期存款,不過近日人民銀行進行人民幣市場化改革,市場預期仍有貶值壓力,即使近日銀行年利率高見4厘以上,亦未必帶來信心。
中大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續指,若持有人民幣定存,且有實際用途者,可繼續持有人民幣,並適量續造近日的高息定期存款。如無逼切需要,可毋須將人民幣資產兌換成港元,免得犯上蝕滙價風險。而未持有人幣人士,則不宜於目前市況貪圖高息買入。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亦認同,若未持有人民幣者,不應貪高息做定期存款,因為中國政府對於人民幣滙率貶值的容忍度增加,3厘至4厘高息容易被滙率蠶食。

港元存息最高逾1厘

不過,現時本港仍處於低息環境,港元、美元定存息率亦非常「奀」,投資者應如何是好?事實上,市場人士經常揶揄港元存款屬零息貨幣,但定期存款息率其實仍「有啲肉食」,適合食息一族。
以建行亞洲為例,理財客戶以10萬元或以上,做6個月及12個月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達0.95厘,3個月則為0.75厘,若果大額存入100萬元或以上,年利率更高達1.15厘。
又以蚊型的印資銀行ICICI為例,存60萬港元1年,年利率為1.1厘,存2年年利率更有1.55厘,若如iBond般存入3年,年利率更達1.8厘,比iBond票面息率還要高,屬保險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