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動盪 投資新部署

金融動盪 投資新部署

【財經專題】
自人民幣「暴力貶值」,投資世界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年一直被大家視為「升(值)息俱備」的人民幣存款,變成大家避之則吉的貨幣,加上中國經濟不振的雙重夾擊下,中港股市不斷下滑;樓市尚未調整,惟很多專家都指已有少少「燶味」。到底在「一貶(人幣)一升(美元)」的情況下,大家應該如何重置資產?本文走訪了多位專家,探討資金應如何投放。
記者:黃珮琳 周家誠

估值吸引 高息防守股值博

【股市篇】
若果持有股票或未持有股票,面對經濟危機應如何自處?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出,現時整個亞洲股市的市賬率僅為1.2倍,對比1998年及2008年的1.1倍,再下跌的空間非常有限,不應盡沽所有股票。
他認為,若果在大跌市時,可考慮買入現金流強勁、回報穩定,以及經濟敏感度低的股票,例如長江基建(1038),在金融危機時抵禦能力較強,而且延遲加息亦使這類股份更具防守性。置富(778)以收租為主,經濟周期敏感度不高,亦屬可考慮之列。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表示,現時恒指及國指均處於歷史低位,「熊市估值你唔買,唔通等牛市估值先買?」若然以中長線投資為目標,則可趁機收集平貨,他坦言目前入市或有「坐貨」及「捱價」風險,惟長遠而言,價越捱越平,大市反彈亦可以賺更多,「買得過之選」有國壽(2628)、中國中車(1766)、建行(939)、工行(1398)。

看好中移中電恒生

不少專家認為「Cash is King」,若投資者可承受較高風險,獨立股評人黃偉康建議,恒指也只是指數表現差,個別股份基本面其實不俗,部份藍籌均有投資價值,包括長和(001)、中電(002)、中移動(941)、馬鋼(323)等。另外,他傾向看好內險股及內地券商股板塊,並稱內地券商股可望被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當中以國泰君安(1788)機會較大。
美國萬利亞太區總裁張佩儀則指,外圍經濟不明朗,希望穩中求勝的投資者可選本地公司股份,尤其是股價較穩定的高息公用股,例如港鐵(066)、恒生(0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