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女》法文字幕譯得非常典雅,不知道是什麼人的功勞──不會是當年以伯樂自居、傲視華人電影界的皮爾里斯昂吧?雖然早期那些番邦中國電影專家,身披救世主外衣提攜亞洲導演之餘,往往也擔起翻譯字幕重任,有幸近距離接觸他們的跟班和打雜,都見識過權威們貽笑大方的外語造詣,上廣東茶樓高呼「蝦餃燒賣叉燒包」,推點心車直行直過的阿嬸沒有一個聽得懂,普通話有限公司榮譽出品,老老實實只得「ni hao」二字。之所以能夠完成艱辛的橋樑職責,全靠精曉土語的「賢內助」傾力幫忙,先口頭翻成鬼話,再由專家以筆潤飾。成績如何還看各人造化,譬如英國一目關七的雷某,文字活潑之外還真話頭醒尾,心情好的時候勾肩搭背功力一流,幾乎可以賣冰畀愛斯基摩人,抵佢發到唔清唔楚。
近日法國字幕界奇景,肯定是《蟻俠》的變性個案,男主角呼叫飛蟻救駕,口中吐出來的明明是Antony,字幕卻駭然變了教人想起通譯瑪麗皇后的Antoinette。美國超級英雄的副手,一般不是同性嗎,蝙蝠俠和羅賓撲朔迷離的hehe關係就是典型例子,法國人怎麼鶴立雞群,難道不怕敏感的觀察家批判歧視?再定睛細看,不得了,原來扶持男主角出生入死的蟻族大隊,操到法蘭西成了如假包換的娘子軍,每逢領導一喊雄赳赳的hey guys,字幕就來個嬌滴滴的les filles,「衝吧漢子」被「來呀姑娘們」悉數取代。那個佬味陣陣的guy字,英文其實也解包含兩性的「伙伴」,法文les garcons雖然沒有這樣的便利,也毋庸諱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