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局】
流動支付混戰勢昇華至新層次,以往銀行轉賬受雙重認證限制,難研發快速支付產品,故催生八達通、電子錢包、香港電訊(6823)旗下「拍住賞」等「中介產品」,若果銀行快速支付出台,該批支付產品優勢將會大大減退。
銀通新平台效用惹質疑
永隆銀行存款部主管龔志明表示,大部份快速支付產品均依賴不同類型的工具,但銀行直接轉賬、即時結算,屬於更快捷方式,客戶只需擁有存款戶口,無需額外作任何申請。他稱:「以往八達通壟斷小額支付,現時銀行或能一較高下。」
但目前金管僅提供框架,銀行研發新產品需時。銀通立法前所研究的P2P快速轉賬平台於年底開通,但仍需要多間銀行共同參與,才可顯其效用。據悉,滙豐及恒生(011)兩間大行無意參與,而有部份銀通旗下會員銀行則嫌太貴及質疑效用。
有不願具名的銀行主管稱,為建構平台,銀通一次性索價100萬元,而且並非所有銀行參與,難有規模。加上目前支付工具眾多,質疑新平台能否與八達通等一較高下,「明白銀通發展新科技需要錢,但對銀行都係負擔,所以唔會做牽頭羊,發展得好先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