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分析】
雖然央行今年以來先後多次減息降準,令多間債重的內房商減輕利息開支,但對刺激投資的作用仍然有限。有大行分析多間本地上市的內房股,發現大部份公司毛利率下跌,對投新地的態度仍然審慎,甚至放慢投地速度,反映未來兩年的新建房屋增長,不會出現大幅反彈的情況。
據德銀報告指出,23家主要上市內房商中,有6間下半年買地會更為審慎,13間則表示會收緊選地條件,僅得3間小型開發商回應指會保持原來速度,甚至更進取地購買土地,而願意直接收購同行的土地開發亦只有少數。另內房商的毛利率及盈利能力自2010年起持續下跌。
擬拓其他新業務
開發商受地價及借貸成本上升,令毛利率受侵蝕,更指出即使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亦未必帶來高毛利,並以融創(1918)為例子,其上半年毛利率僅得11%。報告提到,開發商已開始將公司發展重點,由過去注重規模,轉移至提高盈利能力,亦會有越來越多的內房商開展更多新業務,例如物業管理、物流及開發保障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