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光紀念日 民間自發悼英烈

重光紀念日 
民間自發悼英烈

【戰後70年】
【本報訊】特區政府緊跟中央政府,將下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日假期,掀起民間審視香港二戰歷史。由香港大學應屆畢業生組成的時代思進,昨在西灣國殤紀念墳場悼念,雖未有政府代表參與,但有過百市民響應。參與者認為重光紀念日是香港重要日子,不能忘記昔日軍人為港捐軀。
記者:鄭啟源

逾百人昨到西灣國殤紀念墳場,悼念在香港保衞戰中犧牲的英烈。楊柏賢攝

在1945年8月30日,英軍少將夏愨率領艦隊,從日軍手上恢復英國在港的統治,戰後8月30日被定為重光紀念日。回歸後,政府將重光紀念日法定假期取消,民間團體鮮有再舉行重光紀念活動。時代思進今年首次舉辦重光紀念日悼念儀式,有超過100名市民出席。由退伍華籍英兵組成的香港樂善會,以及10多名退伍英軍亦有參與為香港保衞戰中犧牲的士兵獻花。香港大學學生會及浸會大學學生會也有派代表出席。

前英兵:軍人犧牲被遺忘

香港樂善會會長程源基曾任英軍憲兵。他表示,香港保衞戰的歷史在回歸後鮮有被提起,英軍、加拿大軍、華籍英兵及外籍軍團士兵的犧牲逐漸被淡化及遺忘,「過去歷史鮮有提起,香港政府都唔會特別再提,香港教育亦唔多提二次大戰香港係邊個參戰」。1997年後,退伍軍人多數會到英國出席當年的重光紀念日活動,氣氛亦遠比香港熱烈。
對於特區政府將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卻未有將重光紀念日恢復為假期,程源基指,每個國家都有不同政策,不會評論特區政府的做法,但認為二次世界大戰的香港保衞戰歷史,對香港人而言,應得到重視。
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表示,身為香港人了解香港歷史是重要事情,港人須了解更多自家歷史,確立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他認為,政府因政策不再將8月30日定為紀念二戰的重光紀念日,是試圖取走香港人認識歷史機會。他出席悼念活動,既為認識香港歷史,也為悼念在香港保衞戰中參戰而犧牲的港大學生。

退伍華籍英兵程源基表示,香港保衞戰在回歸後鮮有被提起。

團體指兩紀念日可並存

時代思進發言人李啟迪說,重光紀念日與官方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互不排斥,香港捲入的太平洋戰爭與中國抗日戰爭,同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役,戰爭中,香港與中國戰場亦曾拉上關係,在港發起過為抗日募捐及為中國入口軍需物資。他認為,重光紀念與抗戰勝利紀念日可並存,可以有不同悼念活動對應不同戰役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