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易所力吸外資上市

台灣交易所力吸外資上市

【專訪】
中央救市後叫停A股IPO,即使香港如無意外坐穩全球集資冠軍,料集資額亦受股災拖累大幅縮水。台灣證券交易所資深副總經理簡立忠認為「市場不是大就好」,有信心台灣能靠良好企業管治、完整產業鏈及二級市場集資能力吸引外資掛牌。
台灣股市市值約58,514億港元(即234,058億新台幣),約為港股的兩成。簡立忠認為外資在亞洲眾交易所中選擇台灣,因覷準二級市場集資能力強。去年外資新股(F股)在台灣市場集資50億元新台幣(約12.5億港元),而二次集資(SPO)15億元新台幣、發債規模更大,達132億元新台幣。

曾從星洲吸客赴台

台灣企業管治佳亦吸引外資,有從海外退市、來台掛牌的外資公司向簡立忠透露,海外市場流動性及能見度低,業務拓展遇困難。台交所曾從新加坡吸客,但尚未有從香港退市赴台的例子。
一國股災觸發環球跌市,內地暴力救市,外資不敢恭維,台灣其實亦有動用國安基金入市「全面備戰」、加上禁止沽空等措施,台股當日即止跌回升。簡立忠指各國政府今次都有出手,台灣亦不例外,手段「相對其他市場應該算溫和吧」,在台外資並未對救市進一步批評。
股災後遺症燃燒至新股市場,太陽能股元晶(證交所:6443)因招股反應未如理想,無法如期定價,決定暫緩上市。簡氏憶述2008年跌市,台灣只需約一年時間復原,倘環球股市波動持續,影響「當然不能小看」,但股市走弱令新股延遲上市並不罕見,估計隨5間外資股上半年掛牌後,全年仍有望吸引10至15間外資赴台,目標並沒調整,不過全球股市走弱,「還要再進一步觀察,會保守一點點」。
台灣高科技產業產業鏈完整,去年共佔逾43%台股市值,更有蘋果概念股的龍頭如鴻海(證交所:2317)、F股宸鴻(證交所:3673)、台積電(證交所:2330)等。內地為救市叫停IPO,原本從美國退市的中概科網股衣錦還鄉的呼聲甚高,依A股估值,總市值逾萬億元人民幣,現時歸國無門,台灣能否迎貴客?簡立忠稱未聽聞退市科網股欲赴台,證交所亦沒主動游說,他解釋台灣現時仍對陸資持股比例設限,高於30%即不能在台上市,故台灣亦未必可「乘虛而入」。

記者:黃翹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