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亞洲排名第一(真失敬)的香港科技大學,剛舉辦家長日,而校方早前且向現有學生的家長發出邀請信,並且要求家長填寫回條回覆會否出席,做法和中小學沒有兩樣,亦難怪被譏為「小學雞」。
校方表示只因重視與家長保持緊密溝通,而家長則關心子女的教育云云,我想此去學校為家長安排課堂旁聽,好待父母能盡心「陪讀」不遠。
滿腦「都係為你好」
事實上,家長陪同子女應聘面試,我已有幸親見,看來公司亦要仿效舉行家長日,讓新同事的父母熟習環境,安心將其寶貴子女交託我司栽培,同時免其擔心子女往後會過份操勞或被同事欺凌,說不定將來工作也可一併帶回家分工合做,只是苦了主管要悉心關顧少子外,兼要湊埋兩老。
家長日其實沒甚大不了,不過就是否定已然成年(除非你是少年神童)大學生的自理能力,同時默許父母繼續為其打點和掌控一切。有人會說如此安排只是協助新生更快適應大學生活,然真正需要協助的該是未能適應的父母,皆因始終未能接受孩子既已成人,就應有獨立的待人接物機會和為己行為負責的學習。
至於有人指海外大學設置家長日亦十分普遍,只怪港人少見。容我重申「家長日其實沒甚大不了」,問題在於家長心態。老外家長若感所需,會自行到校園參觀以了解學校情況,才用不着要回條答覆,其目的亦只為子女未來獨立生活作好放手,以至袖手準備。但從過去媒體報道可知,本地家長可說無微不至,關心的只是身嬌肉貴的子女有乜差池,縱已升讀大學,怕且追問的仍只:「有蚊怎辦?」、「唔識𢳂飯點算?」、「會否玩得太癲?」。
難得校方竟又投其所好,刻意迎合認定孩子永是長不大,且會輕易被唆擺、 被教壞、 被傷害、或自會任性妄為、行差踏錯的家長思路。所以學校家庭若沒好好合作,攜手管束,難保那本是乖孩子、好學生會忽地變成被寵壞的小混蛋。
說到底,過份保護或就是對個體「不信任」 的另類表現,由此伸延,對大學生倘仍要嚴加管教,密切留意,更何況任由一個普通市民憑自由意志投票選賢,那當然更是危險得很。
所以假借「慈母」或家長上身的當權者,方可振振有詞強行精篩細選,無非只為子民福祉着想,免得破壞分子乘虛而入,禍國殃城,正是用心良苦,而滿腦「都係為你好」, 並視操控為常的一眾港爸港媽又怎不同表贊同。
王利民
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