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上季盈利險倒退農行多項業務失色 交行最有前景

建行上季盈利險倒退
農行多項業務失色 交行最有前景

【本報訊】重磅股建設銀行(939)為內銀業績「煞科」,第2季盈利零增長與預期一致,經濟增長減慢及不良貸款急增成元凶。「工農建中」4大行成績大部份略遜預期,農行(1288)多項業務指標令人失望,反而資產規模較細、第5大的交行(3328)最有前景。
記者:周家誠

建行屬最後一間大型國有銀行公佈第2季業績。該行在人行連番減息影響下,淨息差按季減14點子(1點子等於0.01%)至2.58%,淨利息收入仍然升近4.84%冠同業,反映該行積極擴大貸款組合規模。

減息衝擊  淨息差收窄

不過,在資產質素轉壞下,該行貸款減值撥備升近83.7%,使第2季盈利按年近乎零增長至648.9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率較3月底升12點子至1.42%。
綜觀4大內銀第2季業績,均受到減息影響,反映銀行賺錢能力的淨息差同告收窄,淨利息收入增長均不足5%。加上經濟增長放緩加劇,不良貸款率壓力增,按年及按季資產質素均告轉壞,當中農行不良貸款率按季升18點子至1.83%,屬轉壞情況較快的銀行。貸款減值撥備續升,當中工商銀行(1398)及建行均升近1倍。
不過,由於4大行在利息業務上面對的挑戰均大同小異,分析員認為,現時內銀的最主要戰場在手續費收入(例如財富管理、信託等)業務上,如何達致差異化優勢。
星展唯高達(香港)中國銀行業分析師陳姝瑾解釋:「4大行淨息差的差異已經收窄了不少,長期是在手續費收入業務上比併。」她認為,4大行中以工行表現最好,主要是由於基金銷售上半年勁升逾2倍,帶動財富管理及私人銀行業務大幅增長。

農行淨手續費收入降

農行獨憔悴,淨手續費收入按年跌1.4%,陳姝瑾解釋,監管機構要求減低農村地區銀行服務收費拖累業務,而該行在理財業務及信用卡業務上都不太積極。在淨利息及手續費均排第尾底下,她認為農行表現在4大行中表現最弱,亦缺乏盈利增長點。
市場通常將「工農建中」4大行並列,主要是銀行規模較匹配,若果加入全國第5大的交行,投資者或有更好的投資內銀選擇。 交行第二季手續費收入升18%,在內銀中表現數一數二,尤其受到資本市場上半年暢旺,投資銀行業務勁升1.2倍帶動。
陳姝瑾認為,交行屬最有潛力的銀行,主要是上半年混業經營試點通過,可從事證券業務,其收購華英證券得到中證監批准。加上未來或與華英母公司國聯證券合作A股新股業務,手續費收入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