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愨率艦隊接管香港

夏愨率艦隊接管香港

【二戰人物】
【本報訊】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香港前途問題曾引起中、英、美三國分歧,到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佈投降,由哪個國家接受日軍投降亦引發爭拗,中、英兩國都有派軍隊試圖接收香港。最終英國太平洋艦隊組成由夏愨少將(Cecil Harcourt)率領的特遣艦隊,最先在8月30日抵達香港,隨即建立軍政府。在香港回歸前,8月30日亦定為重光紀念日法定假期,至回歸後取消。
夏愨當年接管香港的特遣艦隊有近30艘艦隻,包括航空母艦不屈號(HMS Indomitable)、戰列艦安臣號(HMS Anson),除為防日軍抵抗,也要震懾中國軍隊。解除日軍武裝行動需時近兩星期才完成,全港有約2.2萬名日軍及日僑向英軍投降。

於總督府接受日軍投降

同年9月16日,夏愨在中華民國代表潘華國,與美國及加拿大代表陪同下,在總督府(現稱禮賓府)接受日軍香港防衞隊司令岡田梅吉與第2遣支艦隊司令藤田類太郎投降。蔣介石當時也命令中國代表不得簽字。夏愨領導的軍政時期,到1946年5月楊慕琦復任港督結束,及後興建的金鐘夏愨道就以其名字為名。
從日軍投降至夏愨抵港的真空期,中國共產黨也曾指示東江縱隊嘗試受降,但遭日軍反擊,甚至禍及平民。其中一次駐守銀礦灣的15名日軍遇襲後,向附近3條鄉村燒村報復,最少12人遇害,事件被稱為銀礦灣屠殺。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