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班開刀目標 合約教師6年轉3校

縮班開刀目標 合約教師6年轉3校

【本報訊】新學年升中人數創新低,跌至約5萬人,引發縮班殺校潮,在教席難求下,合約制教師成學校「開刀」目標。6年轉了3間中學的合約制教師張珉聰感同身受,試過寄近百封應徵信,而一個教席隨時有千人爭奪,擔心長此下去教育界出現青黃不接。教協教育研究部主任張銳輝指若情況持續,3年後料十多間中學會被殺,多達二千多名教師將失業。
過去5年,官立及資助中學每年約有兩萬多名常額教師,而學校以現金津貼聘請的合約教師每年就約有二千多人,30歲的張珉聰是其中一人。擁有文學士及教育學士學歷的張,6年間轉職3間中學,「剛剛同學生建立關係後,因唔同原因,又要離職轉去新學校,幾可惜」。他憶述,首間任教的中學因津貼用完,沒錢跟他續約;第二間中學則因為參加了縮班計劃,中一由5班減至4班,校方預計將要交還教席,建議他早點轉工。結果,頭兩間中學僅工作1年,但即使現於第三間中學任教4年,來年會否能夠續任,仍然是未知數。

合約制教師張珉聰擔心教育界出現青黃不接。

3年後料再爆殺校潮

據教協資料,教育界預計明年入職中學的師訓畢業生約為1,500人,但教育局資料顯示,過去3年師訓畢業後,初次執教能入職的人數僅500至700人,明顯僧多粥少。張珉聰直言教席競爭越來越激烈,4年前應徵第三間中學的教席時,曾寄出近百封信,但當時求職人數多達千人。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教育局應檢討現行政策,將合約教師納入常規編制,避免教育團隊青黃不接。
教協教育研究部主任張銳輝憂慮未來3年,學生人數仍然處於偏低水平,殺校潮快將再現。雖然教育局強調中學沒有殺校政策,並以「五減一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及「三保政策」保留「過剩老師」,但兩項措施分別於2015/16學年及2016/17學年屆滿,學校隨時要「交人」,觸發殺校潮。
■記者彭碧珊

張銳輝預料3年後會有十多間中學被殺。黃學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