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三大示威反安保曾投擲汽油彈

歷來三大示威反安保
曾投擲汽油彈

今次是自日本於1951年與美國簽訂日美安保條約後,第三次因為安保法在國內觸發大規模示威;在1960和70年代分別因更新和自動延長安保條約而惹民憤。
自1958年起,日本民眾為阻止新安保法通過,發起多次全國性大規模抗議行動。最積極的是學生組織「全日本學生自治會總連合」(全學連),在1959年11月率領1萬多人衝破國會大門,與警方衝突,其他組織則以聯署活動和遊行請願等較溫和的方法向國會施壓。
1960年5月19日時任首相岸信介(安倍晉三外祖父)在國會強行通過安保法,令反安保的抗議活動推向高峯。6月15日,20萬人包圍國會遭警方鎮壓,東京大學學生樺美智子在衝突中死亡,另400學生受傷、200人被捕。勞工界亦發起500萬人大罷工,以示對安保法不滿。但這些抗爭都未能改變安保法生效,不過飽受批評的岸信介在法案生效後下台。
當時的安保法有效期為10年,在條約即將到期時日本各地又出現反對延長安保法的抗爭活動,民眾戴上安全帽、手持棍棒石頭與警察對抗,有人甚至投擲汽油彈或土製炸彈,但仍無阻法案自動延長。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