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隔離一年測密封環境生活反應美德法6專家模擬居「火星」

夏威夷隔離一年
測密封環境生活反應
美德法6專家模擬居「火星」

人類夢想遠征火星,其中一大挑戰是太空人須長時間離群索居。美國太空總署(NASA)為此設計了一項非一般實驗,安排美、德、法三國6位科學家、醫生、建築師及飛行員,入住位於夏威夷冒納羅亞火山(Mauna Loa)北坡的拱頂屋,為期一年,測試人類長時間生活在密封環境的反應。

六個「白老鼠」在香港時間昨早9時開始同居生活。拱頂屋直徑11米、高6.1米,每名測試者各有自己的細小房間,擺放帆布床及書桌,供他們休息和工作。

外出穿太空衣 限制上網

實驗期間,測試者只能進食粉狀芝士、罐頭吞拿魚等食物,外出時必須穿着太空衣,甚至連上網也受限制,盡量模擬在火星上的環境。
這種日子,聽來艱辛又苦悶,但六位測試者各有各忙碌,例如建築師巴辛恩韋特(Tristan Bassingthwaighte),就準備利用這一年時間,研究不同建築方法,務求為人類創造在極端境況下更宜居的環境。

六名測試者今後一年要朝夕共對。

半球體建築內分兩層,下層有廚房、洗濯區等。

上層有六個「劏房」。

以NASA目前技術,運送機械人到火星需時8個月,但若要送人類到火星,任務需要1至3年,遠較太空人一般在國際太空站停留半年長得多。所以當局須在派人登陸火星前,先在地球進行模擬實驗,測試人類長期隔離生活的後果。
事實上,NASA之前已進行過幾次相關研究,包括模擬在火星上煮食,亦進行過兩次模擬火星環境的長期生活實驗,分別歷時4個月和8個月。所謂相見好同住難,在8個月實驗期間,小組成員就發生過衝突。
NASA人員賓斯特德表示,由於有保密協議限制,不能公開衝突的性質,但強調事件帶來啟示。「我們能做的,是幫助成員學習堅忍,在發生問題時能用最佳方法處理,並且繼續發揮團隊精神做好工作。」這次實驗結果最快一年後公開。
火星居住實驗可說是NASA太空實驗中最廉宜的一個,過去幾個實驗只耗資120萬美元(936萬港元);NASA剛獲另一筆100萬美元(780萬港元)撥款,足夠在未來數年再進行3個同類實驗。
法新社

美國探索火星發展

1965年 「水手4號」太空船成功飛越火星
1997年 探測器「旅居者號」開始探索火星表面
2004年 漫遊車「勇氣」號及「機遇」號登陸火星高原,並傳送照片回地球
2008年 登陸器「鳳凰號火星」抵達火星北極實地勘察,研究是否有生命及是否適合人類居住
2014年 載人探索火星太空船「獵戶座」成功發射及試飛
2015年7月 擬未來5至7年再登月,再過10年在月球設永久基地,作為前往火星的中途站
2015年8月 宣佈進行長達一年的火星生活實驗,為人類登陸做準備
《蘋果》資料室

測試者外出必須穿上太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