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滙債商品部署

股滙債商品部署

股市 公用股硬淨

人民幣貶值觸發中國輸出通縮恐慌,國際市場一面倒看淡中國資產為主的企業,將受貶值拖累業績,中資股一度成拋售對象,加上受累商品價格在中國需求下滑,資源股成跌市重災區,如昆侖能源(135)本月中以來狂瀉25%,人民幣業務多的中銀(2388)亦挫15%。非中資概念但受累內地消費力降的濠賭亦遭拋售,銀娛(027)及金沙(1928)跌30%及23%,跌幅較大部份中資股更驚人,投資者宜迴避。由於股災下幾乎所有板塊均無一倖免地受拖累,惟公用股普遍股價企硬,料會續成資金避風港,如中電(002)本月中至今只跌1.8%,電能(006)及煤氣(003)跌幅則約半成。

滙市 瑞郎日圓俏

環球金融市場風高浪急,投資者爭相尋找資金避風港,從外幣方面着眼,傳統的避險貨幣,瑞士法郎和日圓的前景,可以看高一線。
以今期動盪的金融市況為例,自人民幣8月11日突然貶值,瑞士法郎和日圓分別升值近5%,表現冠絕各主要貨幣,其中日圓曾升至116.07兌1美元的7個月高位。
以史為鑑,2010年12月至翌年8月,正值歐債危機及美國降級威脅,期間瑞郎急升38%,凸顯其避險貨幣一哥地位。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場後推動日圓貶值,令以日圓融資的套息交易捲土重來,但市場動盪觸發套息交易拆倉,成為日圓最大利好因素。

債市 美債受追捧

聯儲局9月加息機會降溫,加上商品熊市及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增,為環球帶來通縮壓力,都對債券這類定息收入資產有利。
由於美國國債被視為全球最穩陣資產,在當前動盪金融局勢下是保本一大選擇。在8月24日全球冧市的「黑色星期一」,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曾跌至1.9厘的4個月低位,就算上周尾段環球股市反彈,10年期國債孳息反彈至2.15厘附近,相反,非投資級別(垃圾債)及新興市場債券,近年被歐美量寬帶來的熱錢炒高,但美國加息陰霾已帶來壓力,未來恐怕繼續調整。

商品 油價恐尋底

中國是全球重要的原材料消耗國,是上次商品大牛市的主要催化劑,但隨着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商品價格過去一年承受極大壓力,追蹤22種商品走勢的彭博商品指數今年就屢創16年新低。
各類商品中,油價前周曾跌至每桶37.75美元,創6年半低位。面對美國頁岩油發展、環球需求疲弱等隱憂,花旗集團看淡前景,料油價將下試32美元,是金融海嘯後新低。倫敦期銅價亦曾跌至每公噸4,855美元6年新低。
澳新銀行料環球震盪過後有起色,銅價年底料見5,4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