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不願意加薪的理由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
不願意加薪的理由 - 李兆波

很多人埋怨每年的加薪幅度不夠高,只是跟通脹多一些,甚至是跟不上通脹。以現時的經濟情況,除非是轉工或是升職,否則加薪的幅度不會有雙位數字。
有朋友最近因為轉工而加薪,幅度超過一萬元,相信很多人也感到高興,但朋友的感覺是一般,原因是轉了工以後,下班的時間晚了,少了回家吃飯的時間,加上轉工以後要添置新裝,花了一筆錢,而加薪以後,父母要求較多的家用,這一切皆減少了實質加薪的幅度。
另一「致命」傷是薪俸稅,現時香港薪俸稅的基本免稅額是12萬元,當年薪在扣除強積金供款後高於12萬元便要繳稅,首4萬元的稅率是2%,次4萬元為7%,再次4萬元為12%,以後的為17%。以朋友的情況為例,他的薪金應該是17%那組別,因此表面上是加薪1萬元,在繳稅後只有8,300元。再加上買衣服,增加家用等支出,七除八扣後所剩無幾。
因此在加薪後有可能實際的收入增加不多,付出的卻增加。工作時間長了,更可能因為睡眠不足而要乘坐的士上班。由此可見,不是每個人也願意升職與加薪,他們會擔心減少了陪伴家人的時間。更有女士認為加薪了以後,因為工作時間長了,皮膚變差,要多購買面膜,於是加薪的威力大大減少。
有朋友每隔數年便轉工兼升職,儘管每次的工作不盡如意,但數年後便告別,再把其故事延續,以及有薪酬的升幅,此也是令薪酬水漲船高的方法之一。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
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