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發燒友阿源,那些年憑一雙巧手,一對靈目,砌出無數精巧模型,可是2009年突如期來的黃斑點病變,導致右眼失明。「嗰時右眼睇唔清楚,醫生話要做手術先知咩事,點知手術失敗就盲咗。」無奈接受現實,更無奈是一年多後輪到左眼患同一疾病,過去數年他為保護視力奮戰,只盼可繼續看看這個世界,拒絕黑暗。
記者:余睿菁
年輕時的阿源,讀書成績一般,至中二轉讀夜校,做裝修的父親擔心他學壞,日間帶他入行學做裝修,晚上讀夜校進修,至中三他全職工作。「喺六、七十年代徙置區,好多黑社會踢人入會,爸爸帶埋我返工,陪住我,等我唔會俾人攪。」
男孩子總是喜歡車,阿源也不例外,原來亦受父親影響。「爸爸喺我兩、三歲時成日買玩具車畀我,我自此好鍾意車,去到20歲考到車牌,即刻買咗架二手車。」當時他的收入僅夠養活自己,但為了車,他節衣縮食,兩年換車一次,毫無積蓄,自責「嗰時後生,冇儲錢概念。」
30歲之後,因養車成本太貴,阿源改砌模型。「由每粒螺絲、零件砌成架車、之後噴色、再加自己心思構造。」每次完成一件模型都感到自豪,10年前他沒有再砌模型車,但家中仍有多件收藏品。
現時獨居的阿源,其實有過兩段婚姻,但都離婚收場。「都係性格不合,已經冇再聯絡。」現時間中與獨子見面,「個仔跟阿媽住,我同佢感情一般,有時都會一齊食飯。」10年前,他另結識女朋友,但亦分手收場。
2009年,阿源右眼患上黃斑病變,患病後本想繼續工作,但視力不佳,看直線竟變成彎曲,加上裝修行業不景,工作量減少,「之前有做散工,但有次做完嘢隻眼就出血,醫生話體力勞動會影響隻眼,嗰次仲叫我要瞓喺床一個月等隻眼好番,除咗食飯去廁所都冇落床。」毋眼疾影響,他無法工作,於是申請綜援。
可是右眼手術不成功致失明,一年半後,左眼亦出問題,求醫檢驗發現亦是患上黃斑病變,令他十分擔心,他害怕再失去左眼視力,「我都唔敢諗仲可以睇幾耐,好驚有一日真係完全睇唔到番。」阿源感謝曾經協助施援的讀者市民,讓他過去能夠接受治療,他盼康後後做義工服務其他弱勢社群,以作回報。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較早前已轉交善款協助「阿源」接受多次療程以保住左眼視力,助他「睇耐啲呢個世界」。他感激善長一直以來的支持,惟其善款不足以應付其後的治療費用,亟待善長發放愛心,支持他完成治療,讓他衝破前路一片灰暗。關顧主任將繼續了解其情況,提供適切的支援。
「阿源」捐款編號:C3285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