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官:青春是槍林彈雨

黃埔軍官:青春是槍林彈雨

【本報訊】「為國捐軀死得其所,我的青春是槍林彈雨,碧血黃沙」。參與過抗日江西會戰的黃埔軍官饒平如(92歲) 說:「那個年代不管誰,打日本鬼子都是要打。」饒平如出身江西官宦人家,1940年18歲的他高中沒畢業,就考入黃埔軍校第18期,1943年黃埔軍校畢業前接到母親死訊,為了在上戰場前到母親墳前看看,沒選裝備精良的中央軍機械化部隊,而加入老家江西雜牌部隊100軍:「軍閥部隊改造過來,兵一個個瘦骨嶙峋,土匪也有。蔣介石收編這些綠林好漢,日本鬼子來了,不廢話,都加入國軍。 」

勞改22年才獲平反

1945年4月20日,24歲任炮營排長的他憶述,差點死在那片青天白雲、莽莽青山:「子彈在四面飄來飄去,打到土上噗噗聲,離我只有2、30公分,我說這下完了。結果沒打到我,打到一個班長,腸子都出來,現在我都還記得,叫聲十分悽慘。」
這場江西會戰日本軍死了逾1.2萬人,國軍只犧牲7,000多人。不久日本投降,其後國共內戰,於1948年「濟南戰役」中,他所在的國軍19旅幾乎全軍覆沒,饒因請假回家結婚避過劫難。
1949年因愛妻不捨,饒沒隨軍到台灣,輾轉到上海任會計,好日子過了幾年。「沒想到後來苦得不得了!」1958年反右運動,他被當「反革命」送安徽農村勞動改造。22年後,他才獲平反回上海與妻兒團聚。90年代退休後,饒加入統戰部管轄的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一生坎坷,他不言怨恨:「我相信命運。而我能活到現在,相信是母親保佑。」
■記者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