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毀國軍將士陵園

中共毀國軍將士陵園

【本報訊】此次採訪,記者印象最深的不是抗戰老兵驚心動魄的經歷,而是共產黨和國民黨同為抗戰勇士,但戰後他們在內地所受到天壤之別的待遇。這種待遇不但體現在人,也體現在對待國民黨的抗戰遺蹟上。
位於雲南騰衝的國殤墓園,是紀念抗戰中國遠征軍在騰衝戰役中陣亡將士而建,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戰陣亡將士陵園,園內埋葬3,000多名國軍英烈及援華美軍人員,此外還有4具日軍墳墓,作為另類陪襯。
中共建政後,該園被破壞殆盡,國民黨高層名人題碑被砸、被挖去砌豬欄,大量墓碑、墓穴被搗毀,忠烈碑坊被推倒,直到九十年代當局自己都感到做法「過份」,遂恢復墓園,重拾殘局,變成西南抗戰紀念館。

大陸學者:歪曲歷史只會被恥笑

「騰衝國殤墓園是共產黨對待抗戰歷史最真實的寫照!」騰衝博物館原館長、西南抗戰史民間學者李正表示,中國遠征軍和西南會戰是抗戰的重大事件,但共產黨得天下後為一黨之利,矢口不提,肆意歪曲,導致這段歷史在內地一度成空白,當地遺蹟遭嚴重破壞。
「現在他們開始承認國軍的正面戰場作用,但又強調自己(共產黨)是抗戰中流砥柱,這種掩耳盜鈴式的做法越來越為史學界所不堪」。李正指,歷史不會因為執政者的好惡而改變,歪曲歷史者最終只會被歷史所恥笑。70歲的李正從中共體制內的人,變為獨立的抗戰史研究者,其著述看法雖不為當局所容,但卻受到海內外越來越多同業者、歷史愛好者的敬重。
■記者陳永階、蘇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