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小一叩門試題外洩四女教師被控

協和小一叩門試題外洩
四女教師被控

【本報訊】孕育不少名人的太子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爆出小一叩門試題外洩醜聞!三名參與評核小一叩門面試的校內女教師,涉於去年面試舉行前一日取得試題及評分標準後,以電話將內容拍下,並外洩予家長,讓部份叩門學生可以預先準備面試。據悉,相關試題曾發送給七名叩門學生家長,至少一名學生獲得取錄。該三名教師及另一家小學的女教師,昨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否認不誠實取用電腦罪,獲准保釋候訊。
記者:楊思雅 倪清江

四名女被告包括鄭嘉儀(38歲)、曾詠珊(35歲)、黃佩雯(41歲)及余玲菊(37歲),首三名被告均為現職協和教師,其中黃、鄭二人曾任小一及小三班主任;而負責校內資訊科技的曾主任,本周初仍繼續在家長會內負責講解環節,她與任職另一家小學的余是舊同學關係。

記者昨致電協和小學,但職員以校長外出開會為由拒回應。王子俊攝

試題發送予7家長

廉政公署接獲舉報,經調查後分別於去年6月及8月拘捕該四人。廉署指,協和2014至2015學年共提供28個叩門名額,並於2014年6月14日舉行面試以甄選學生,參與面試的老師均須於前一日出席校內簡報會,並會獲發面試題目及計分標準的文件夾,但相關試題內容均須保密及於會後歸還校方。
首三名被告於6月13日當天均有出席簡報會,更涉以電話拍下試題內容及用電腦整理相關資料,將試題外洩。鄭、曾及余被控於6月13日,為使他人獲益不誠實使用智能電話,黃則被控不誠實使用協和一台桌面電腦。據悉,試題曾被發送予七名叩門學生的家長,至少一名學生事後獲得取錄。

罪成最高可判監5年

四人昨否認控罪,控方透露將有22名證人,包括廉署人員及協和教職員,裁判官將案押後至10月14日預審,准各人以現金5,000元保釋,其間不得騷擾控方證人,即不可與校內職員提及案情。代表黃的律師表示,她是在廉署人員威迫及利誘下作出招認,將反對警誡供詞呈堂。另有辯方律師表示本案不涉金錢利益。
律師梁永鏗接受訪問時指,本案控罪中的「電腦」一詞,可泛指桌面電腦、手提電腦、以至手機等內置中央處理器的電子產品。本案中教師被指用手機拍下試題,並疑經網絡傳輸,故亦算取用電腦,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監五年。不過,假若有人單憑記憶記下試題再轉告他人,則難以起訴。
協和為本港老牌小學,其創辦可追溯至美國傳教士碧盧夫人(Mrs. Bigelow)於1911年在廣州西關創立協和幼稚園。涉案協和前身是1947年於九龍塘根德道開設的協和私立小學,其後多次搬遷,上世紀六十年代搬到現址,1969年轉為津貼小學,並獲政府撥出鄰近土地擴建。

學生家長稱誇張荒謬

協和小學於2011年轉為全日制,下午校留在太子道原址,上午校則遷往長沙灣,並更名為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下午校的校友包括作曲人伍樂城,因該校中學校網屬名校眾多的油尖旺區,故一直受區內家長追捧。該校今年有197名小六生,89人獲派官津或直資英中,當中12人獲派九龍華仁書院,另各約10人獲派銘基書院、聖芳濟書院和真光女書院。
有學生家長得知本案後,紛紛在網上討論群組留言,認為連小一叩門試題也外洩,十分誇張及荒謬,「小一都未升,啲題目有幾難吖,使唔使咁博呀」,又擔心教師品德及操守問題會影響教學質素。但亦有家長認為只是不同學校之間的教師交換訊息,了解彼此的程度深淺,「經常都係咁㗎啦,有乜出奇」。
有子女成功獲取錄的協和家長則表示,該校叩門試不算困難,「個仔話主要讀吓中英文生字,好簡單,開頭見佢幾分鐘就出返嚟,仲以為佢唔得」。
案件編號:KCCC29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