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複雜,越顯淺的道理越難向孩子言明,包括可愛寵物背後的繁殖慘事。傳道手法時惹爭議的非牟利獸醫協會主席麥志豪,早前在教育工作坊中讓小學生試坐寵物籠,掀起網絡激辯,有家長認為手法侮辱,有父母舉手支持,麥指事後多家學校和團體聯絡合作,還打算推出升級體驗,包括拖繩、集體鐵籠等,向身嬌肉貴的港孩,揭開寵物買賣真相。
為令孩子體會私人繁殖場內動物苦況,麥月中與社區中心合作,為30名高小學生辦工作坊,社區中心主任與義工合作以紙皮製作3個大、中、小的模擬動物籠,近半小朋友主動試坐,有人更模仿小狗爬入籠內,「同佢哋講唔准嘈,因為平時啲動物都唔准吠,會割聲帶,初初一兩分鐘都冇乜嘢,去到3分鐘佢哋開始覺得悶,我叫佢哋坐多陣,坐多一兩分鐘啦,5分鐘又唔係真係好長」。
上載相片後以為怪獸家長會群起攻之,結果反應出奇地好,有學校和團體聯絡他合作,「小五小六嘅小朋友會話『好慘喎』、『好殘忍』、『動物坐咁耐會好辛苦』,我問佢哋會唔會覺得買賣動物好慘,成世就係咁㗎喇喎,個個都話梗係唔會」。麥志豪坦言,事前沒諮詢家長,但一直步步為營,「我哋都好顧image,所以堅持用紙皮箱整,而唔用真正狗籠」。
計劃升級模擬拖繩做特技
他擬推出「升級版」,包括拖繩、模擬大型繁殖場等和特技表演,強調不會太有傷害性,「等佢哋明白狗做特技、海豚表演,都係為咗討好人,令人開心」。
麥志豪指工作坊的目的,除了是教育下一代,也挑戰成年人的固有觀念,包括動物和人的地位平等,反對警犬、導盲犬,任何利用動物服務人的舉措。
麥志豪直言最大願望是全港所有寵物店執笠,「全部人都覺得賣動物係羞恥,你鍾意,但都唔可以咁自私」。他指在德國、澳洲等地,絕大部份動物是領養而來,「有啲人覺得咁係激進,好似以前解放黑奴,之後解放婦女,我哋只係解放動物咁解」。
■記者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