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食養東西】
人的臉色總是不停的變。在街上走,年輕女生看到我會面紅紅;回到公司,上司看見我就面黑黑。看到同事捱完夜,面青青的拖着疲累身軀回家。有朋友的臉整天面白白,又不是擦了粉。對鏡看自己,覺得面黃黃,面口不好。面色千變萬化,到底有何因由?
中國的國技變臉,我當然不會,而且明明臉上沒有臉譜,怎麼會變色?作為一個科健籽記者,直覺告訴我,顏色千變萬化一定和身體有關。所以就立即馬上第一時間,找來註冊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譚莉英解說,她說面色「青赤黃白黑」,原來對應身體的「肝心脾肺腎」。如果發現面上某個區域黑了暗了,就是病態顏色。
青色:
青色入肝,表示你的肝膽,免疫系統有問題。可能肝臟狀態不夠好,或者肝血虛,甚至可能表示你有痛症,太痛痛得面也變青。
赤色:
如果面色突然變得紅粉緋緋,除了因為看見靚仔靚女,太怕羞以外,原來也可能表示身體有問題。「顴紅如妝」,要留意是不是有些陰虛潮熱,或者忽然額頭變紅,額頭是心臟的反射區,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隱喻。如果鼻頭紅了,鼻管脾胃,可能最近人比較濕熱,反映在面色上。
黃色:
如果面色發黃而又沒有光澤,大多是因為脾胃有問題,脾虛令到氣血功能不足,所以面色有反應。另可能消化系統不好,經常面黃的人要注意飲食習慣了。
黑色:
如果面色忽然變暗,變得烏黑,可能是腎臟問題。色黑入腎,可能因為經常捱夜,或者情緒不夠穩定,進食的食物毒素較多,甚至可能有慢性腎病,一定要留意。
白色:
如果最近面白如紙,色白入肺,有機會是肺部,或者呼吸系統出問題。可能最近傷風感冒,甚至可能是患上貧血,都會令面色變白。
正常氣色:黃中有光澤
中國人皮膚帶黃氣,但如果黃中有光澤和精神,是正常氣色。若陽曬黑,或者做完運動面紅,這樣就不算病態面色。
湯水篇:淮山薏仁湯
材料:
淮山1両、薏仁1両、茨實1両、杞子5錢、圓肉6錢、紅棗(去核)4粒、瘦肉4両、海鹽適量
做法:
1.所有材料清洗乾淨
2.瘦肉汆水,備用
3.煲內注入適量清水,加入所有材料同煲,大火煮沸後收慢火再煲2小時,最後下適量海鹽調味
功效:
1.補氣健脾
2.利濕退黃
3.改善面色萎𤏸、暗黑及蒼白
記者:李聰
編輯:謝慧珊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