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70年】
【《蘋果》金三角直擊】
【本報訊】為追訪一位在泰國的抗戰老兵,記者從曼谷追到泰北滿星疊,進入崇山峻嶺中的小鎮才赫然發現,這裏就是金三角已故著名大毒梟坤沙的老巢,而眼前這位黃埔軍校出身、名叫王富邦的抗戰老兵,竟還做過坤沙的後勤部長!於是,記者此行採訪除了抗戰,又多了一層意義:探究毒梟大本營,兼聽這位曾任坤沙後勤大總管的老人講大毒梟的故事。
記者:陳永階 蘇汝卿
今年95歲的王富邦原籍雲南大理下關市,抗戰爆發後,初中畢業的他決定從軍報國,投考民國軍事委員會滇西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屬黃埔軍校分支),後加入遠征軍任上尉指導員,參加過松山、孟定、平戛、芒市等戰役,出生入死,迄今身上傷痕纍纍。記者問他打日本哪場仗印象最深?老人家不停重複說「松山,松山」。松山戰役使王刻骨銘心:「日本人,連環碉堡,火力很猛;很多人(國軍)死了……」他重複最多的一句話是「怕死就會死,不怕死就不會死」,意思是「你越怕死越易中槍,越不怕死就越不易中槍」。
用火燄噴射器殺日軍
而王最興奮的是「火燄噴射器」。原來抗戰後期國軍用了美國援助的新式武器火燄噴射器。那款武器簡直是日本的煞星,一扣扳機,火龍直射入對方碉堡戰壕,日軍痛得大叫如火球般滾出來。王富邦老人對此印象特別深,回憶起來,七情上面說:「日本人最怕!」
滇西松山戰役是中國軍隊八年抗戰中,首場獲全勝的攻堅戰,殲滅日軍1,300人,拉開了抗戰大反攻序幕;也是日軍在亞洲戰場第一場「玉碎」(即全體陣亡)戰,日軍留在中國戰場上千具遺骨迄今無法收殮(亡靈無法回靖國神社)。此仗在中國抗戰史意義重大。
抗戰結束,已是上尉軍銜的王富邦惦記着家中父母和妻子,不想再當兵,毅然退伍回家。當然,這也使他避開了後來被捲入國民黨和共產黨內戰的漩渦,但卻避不了共產黨奪天下後,對國民黨兵的追究、打壓。「國民黨,反動派,殘渣餘孽!」本來抗日當兵是義舉,中共建政後抗戰國軍也成罪人。好在王富邦聰明,沒有坦白交代自己在國軍是軍官,只說是當普通兵的,沒被拉去槍斃,但批鬥、勞改、坐監,樣樣經歷,吃盡苦頭。無可奈何之下,文革一開始,他就逃離家鄉,到緬甸謀生。
沒過幾年,遇到緬北獨立勢力坤沙招兵買馬。王富邦當過兵,40來歲又正當年,被坤沙一眼相中,封以「後勤部長」,專為軍隊籌備糧食、管理槍械。坤沙戰場在緬甸,但大本營在泰國滿星疊,當時的滿星疊,還是深山野林。就這樣,跟日本人打過仗的國軍上尉王富邦,成了大毒梟坤沙的心腹之一。
「坤沙不強迫人當兵,來去自由,不願做的,發500元(緬幣)路費回家。戰死的有棺材送葬,還有幾萬元撫恤金給家人」。王富邦的女婿朱家誠代外父說。朱當年也在坤沙手下謀過職,現為滿星疊華人自治會會長,由於滿星疊以華人為主,所以他的權力比政府的鄉長還大。
女婿:坤沙是個大好人
據介紹,當年有不少像王富邦這樣的國軍老兵在坤沙手下服役,鼎盛時坤沙的軍隊有兩、三萬人,是金三角最大的地方武裝,他們一方面與緬甸軍隊作戰,爭取緬北獨立,一方面靠種植鴉片、向世界各地輸出毒品作為經濟來源。
王富邦為坤沙管後勤,忠心耿耿,深得坤沙信任。1996年坤沙被泰緬兩國軍隊聯合掃蕩,無奈向緬政府投降。坤沙去仰光定居時,把後勤庫房的房產都給他。「坤沙離去時,好多人都哭了,大家都捨不得他。他在外面被人形容是大壞蛋,但在我們眼裏,他是一個大好人」,朱家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