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醫院肺癆當肺癌病人無辜被切1/4肺

東區醫院肺癆當肺癌
病人無辜被切1/4肺

【本報訊】東區醫院發生嚴重醫療事故,一名64歲男病人被誤診為肺癌,切除了肺部四分之一肺葉,術後院方始發現,病人其實患肺結核(俗稱肺癆)。院方昨就「切錯肺」事件致歉,並解釋是病人檢測樣本受到另一肺癌病人細胞污染所致,強調事件屬個別個案。院方初步未能找出究竟是抽取樣本、運送或化驗那個環節出錯,將成立調查委員會徹查,又承諾跟進病人情況及賠償,病人現已出院並接受肺癆治療。
記者:伍雅謙 陳凱迎

該64歲病人因需進行眼科手術,接受術前評估為肺部照X光,發現肺部右下方出現兩個陰影。東區醫院遂於5月28日為病人進行電腦掃描定位抽取肺部組織化驗,結果顯示肺部有惡性腫瘤。病人其後再接受正電子斷層掃描時,也顯示癌症影響肺部及淋巴腫脹,8月11日被轉介到瑪麗醫院進行手術,切除肺部四分之一肺葉,本周日出院。
港島東醫院聯網署任服務總監(質素及安全)彭佳源指,術後瑪麗醫院將病人已切除的肺部組織化驗,發現並無癌細胞;東區醫院再為病人檢測樣本進行基因測試,發現樣本混有另一肺癌病人的基因,證實涉事病人的檢測樣本被污染,沒有患上肺癌。

港島東醫院聯網署任服務總監(質素及安全)彭佳源(左)及總監劉楚釗昨交代東區醫院錯切病人肺部事件。陳奕釗攝

其他樣本覆檢證未受污染

港島東醫院聯網總監劉楚釗表示,院方昨已就事件與病人及其家屬會面,表達深切慰問及歉意,承諾會繼續跟進及評估病人康復情況,又指該病人即使被切去四分一肺部,仍可維持日常生活及進行輕量運動,「可唔可以去跑馬拉松,去做舉重呀,咁當然就唔得啦」。至於該確實患有肺癌的病人,其化驗樣本未受污染,已接受適當治療;而同階段進行化驗的其他病人樣本,經覆檢後也證實未受污染。
劉楚釗指,院方暫未發現事故出錯原因,初步估計可能是實驗室技術員在化驗過程中出錯,又或醫護人員在抽取病人樣本時,將樣本放入兩個容器之內,其中一個容器再放入涉事病人的組織樣本,令樣本受污染,但未有確實證據。
他稱,若職員跟足指引便不會出錯,已訓示員工在收集和運送化驗樣本時必須嚴格跟從既定指引,院方也考慮引入視像監察,並會成立調查委員會徹查事故原因,在八周內向醫管局呈交報告,若發現有人為出錯,會依照人事條例處分,並會主動跟進賠償。
劉楚釗強調,今次屬個別事件,「我記憶所及,第一次有咁嘅事發生」,他又解釋肺癌與肺結核表徵相似,病人肺部同樣有陰影及淋巴腫脹,因為抽取病人肺部組織具風險,所以若果化驗結果確診為肺癌,便不會再次抽取,只會透過正電子斷層掃描診斷癌症期數並進行手術。

一名64歲男病人因被東區醫院誤診為肺癌,被錯切了四分之一肺葉。
設計圖片

團體轟令病人受不必要折磨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化驗室出現交叉污染問題嚴重,已要求醫管局協調調查今次事故的詳細原因,並就事件向病人及其家屬慰問。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發言人曾建平則對事件感到震驚及不安,批評院方令病人受到不必要折磨,市民對公立醫院的安全度也大打折扣。他認為,局方應主動賠償受影響病人,除檢討化驗流程外,也需考慮是否與醫管局管理方向、前線醫護人員士氣及人手不足等有關。
2008年東區醫院也曾爆出醫療事故,當時院方職員將一名35周大早產男嬰屍體,與一外籍男屍置於同一屍格內,最後遺失嬰屍。